台湾《旺报》今日发表台大政研所陆生洪鑫诚的评论文章指出,现在的陆生在台湾常充当社会、甚至台当局对大陆情绪的出口,曾对台湾、对两岸多少有些期待的陆生们,或被现实打醒,或夹在两岸之间无可奈何,台湾就这样成为一个不令人放心的选择。而若回到“不谈情怀,只讲现实”的层面,就不得不问:陆生为何要来?来了又如何呢?
评论摘编如下:
4年前的暑假,笔者在北京参加一个中美台联合举办的学术训练营,训练营的师资除几位美国教授之外,皆来自台大、政大等校。因此台湾问题、两岸关系频繁成为日常案例来源,直至课外,两岸师生之间交流热络,大陆学者尤其对台湾政治、社会、教育方面极具好奇。
印象较深的是,不少大陆学者对我这个要到台湾读研的晚辈充满兴趣,他们基本上要经过两三回合的对话,才能确定我真的是一个大陆人,只是要去台湾读书。那时,“赴台陆生”是个大陆同胞很陌生新鲜的概念,但许多态度都是较正面的,就像营队里的前辈们频频向我了解赴台求学理由和台湾社会万象时,总是带着笑脸和好意的。
一位政大教授谈到台湾青年的“名校情结”较大陆青年没那么深,说相比大陆考生对北大清华的执着,台湾考生不一定第一志愿都是台湾大学,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就是想学设计,那他可能会直接报台湾实践大学,不会过于纠结。语罢,大陆学者们对台湾的情怀似被满足,有人回头恭喜我,称这台湾应是个适合读书的地方。
那是2013年8月,在台陆生即将书写第三年历史的时候。正如上述北京发生的对话,当时对大陆人来说,许多台湾的大学可能都没听过,却似乎因代表另一种可能性而有足够的吸引力。
近来常有报道分析这两年陆生来台风气低迷的原因,其中“学历含金量下降”首当其冲。而所谓“含金量”,多半以台湾高校整体世界排名下降,被大陆名校赶超,来论证陆生为何对台校失去兴趣。
以笔者作为一个老陆生的粗浅观察来看,这恐怕有点抓错重点。事实上由于开放初期对大陆学历采认极其严格,故前三年申请台湾研究所的陆生几乎清一色来自大陆“985”高校,彼时不论国私立名校,从大陆TOP10毕业来台深造的陆生比比皆是,想录取名校名系一位难求。在“985”出身申请欧美研究所稀松平常的背景下,台湾凭借舒适的环境、更高的性价比,当然还有“民族情结”,成功抢得众多优质陆生生源。
这些“老三届”陆生当中,有不少入读比自己本科大学排名低的台校,但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在台求学期间,是否可得扎实而完整的学术训练,识得负责的教授和交心的同学。在这些方面,从更早来台的学长姐,到同届的陆生伙伴,都不吝给出评价。
然而从当时到现在,到底是什么变了呢?
日前一位第二届来台的学长跟我吐槽到他的导师很缺助教,而陆生现在又不能担任时,吐出一句:“有点怀念马英九时代”。
一语道破。对于陆生来说,这几年最大的变化,大概是在那两岸关系蜜月期,从台湾社会和两岸的对话中感受到的多是善意,在那样的心境下,连对歧视性政策也带有“总会慢慢好起来”的期待。
现在呢?陆生在台湾常充当社会、甚至台当局对大陆情绪的出口,曾对台湾、对两岸多少有些期待的陆生们,或被现实打醒,或夹在两岸之间无可奈何,台湾就这样成为一个不令人放心的选择。
而若回到“不谈情怀,只讲现实”的层面,就不得不问:陆生为何要来?来了又如何呢?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