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台媒:大陆民间心理的转变 是台湾“涉险”的征兆

2017年06月30日 09:0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的评论文章指出,两岸开放以来,一直自诩为先进文明的台湾,向来就较少贴近大陆的社会心理来看待对岸,也就因这心理的优势及现实的弱势,也总一径要求对方“不要伤害台湾人的感情”,却忘了许多时候,尤其1年多以来,我们也在伤害大陆人的感情。就如此,乃入于危境而不自知。

  评论摘编如下:

  这两个月有大半时间在大陆,跑了广州、武夷山、安徽、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听到各地各阶层对当前两岸的看法,也因此,尽管知道两岸关系每况愈下,有句话回来还是不得不说,那就是:台湾已身处3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

  这看似危言之论,其实只是个事实的陈述。去年台湾《旺报》所办的“年度汉字选”,请我提出候选汉字,我选了个“险”字,而会选这字,我除了说明两岸关系已迈入险境外,更提到“台湾身处险境而犹不自知”,才是最危险之所在。

  的确,对于两岸关系之严峻,台湾多数人是既无感也不在乎的,陆客减少的冲击尽管形诸报章,但除非身处其中,两岸关系对大家也就像其他事物的起落般,有高有低;而即便台湾处于劣势,但此劣,正如“邦交国”的减少,牵涉的顶多是一点尊严、一丝心情,对日常并不产生直接影响;何况,执政者还可以用数字与论述来让大家自我感觉良好。

  相反地,这阵子在大陆,除非不提两岸关系,只要一提,从官方到民间,鲜有不认其情势严峻者,这种态度的落差,值得我们警惕与重视。觉得严峻,跟大陆官方的定调与做法有关;但觉得严峻,更与他们当前心目中的台湾印象有关。

  大陆人对台湾,两岸开放以来普遍是正面的,前期既欣羡台湾的物阜民丰,后来更重视台湾在中华文化传承与发扬中的角色。然而,现在却不同,绝大多数的大陆人提起台湾,印象就是负面的。负面,不来自大陆官方的宣传。负面,也不因大陆的崛起,台湾经济实力放在大陆各省分也只能挤在中段班。

  负面,在对台湾有一定了解的人身上,是政治的乱象与走向,台湾提供的是负面案例,已缺乏参照的意义。而几乎所有人觉得负面,是经过这1年多台湾政治、文化上的诸多作为,让他们感受到台湾社会是背离中国、仇视中国人的。

  的确,从“火烧车事件”的处理到“去中国化”的政治文化作为,种种都让大陆人对台湾人,在社会印象上,从温润有理转为党同伐异、冷血无情;在文化印象上,从传承中华文化到数典忘祖;在制度印象上,从开放民主转为民粹失序。而这样的一群人在面对中国大陆时,却处处以优越者自居,又何只是夜郎自大而已!

  就如此,原有的欣羡体己,原有的血浓于水,乃转为一种“你既无情,又怎能怪我无义”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转移,让台湾在大陆原有的社会心理支撑几乎荡然无存。

  说两岸严峻、台湾已涉险境,指的因此不只是政治接触的停摆,不只是经济利益的不再,而是这民心的转变。如此,一旦有触媒事件发生,难保不干戈对台。

  这民心的转变,若只站在自身立场,可能不好说谁绝对是对,谁绝对是错,但牵涉彼此的事,却总是双方的心理距离能愈拉近愈好。而过去,大陆民间的心理是主动贴近台湾的,现在又为何迅速离去?

  其实,两岸开放以来,一直自诩为先进文明的台湾,向来就较少贴近大陆的社会心理来看待对岸,也就因这心理的优势及现实的弱势,也总一径要求对方“不要伤害台湾人的感情”,却忘了许多时候,尤其1年多以来,我们也在伤害大陆人的感情。就如此,乃入于危境而不自知。

  这心理的差距不设法拉近,两岸就可能干戈相见,台湾又如何承担得起!而差距的缩短,关键其实在台湾。有文化认同的回归,有对历史进程不同的体贴,就不致走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对立。然而,在自认进步又一味强调主体的台湾,这又何其难也!(作者为台北书院山长)

  

[责任编辑:王鑫]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