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台湾能否走出中国大陆经济崩溃论迷思?

2017年05月04日 10:4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旺报》4日发表社论指出,大陆已经用将近40年的时间证明,经济崩溃论只是一个迷思、一种不存在的主观期望。可是,“中国经济崩溃论”却深深影响台湾地区领导人对大陆经济的看法,连带也影响两岸经贸政策制定与彼此间的交流往来。民进党当局始终不肯接受大陆经济崛起的事实,选择在错误认知下一意孤行,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

  评论摘编如下:

  大陆第一季经济表现虽超乎预期的亮眼,但国际大环境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全球经贸复苏力道不足。英国伦敦《经济学人》将中国明年及后年的经济成长率预估值下修到4.5%4.6%。大陆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外界有关“中国经济崩溃论”的揣测与评论趁势再度响起。

  令人回想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正面临经济改革的第一个10年验收期。当时各界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极度看衰,也开始出现崩溃论说法,甚至内部都在质疑经济改革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中国。最后在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的坚持下,经济改革才能持续推动,经济表现也开始好转。

  而下一个10年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引发国际热烈讨论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也在当年度发行,“中国经济崩溃论”再度甚嚣尘上。作者认为以当时中国实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来看,加入WTO的中国将无法再操控境内外贸易活动,此将大幅冲击中国的出口表现,也会让中国经济加速衰退、崩溃。只是,作者没料到,加入WTO虽使得中国掌控贸易的力量削弱,但却也让中国取得更大的市场,得以发挥生产成本低廉优势,顺畅旺盛的出口进一步拉升经济成长。

  过往历史轨迹,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论调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也从来没有发生过。不幸的是,“中国经济崩溃论”却深深影响台湾地区领导人对大陆经济的看法,连带也影响两岸经贸政策制定与彼此间的交流往来。换言之,“中国经济崩溃论”就犹如一道枷锁,深深地束缚着民进党当局的执政思维。

  李登辉1996年提出“戒急用忍”政策,已认定大陆内部存在庞大的自我矛盾,将逼使大陆走向崩溃。因此李登辉刻意与大陆保持距离,并严格禁止台商与重大投资案件西进大陆。陈水扁继承了李登辉的两岸政策主调,坚拒开放三通。这种基调却让台湾错失大陆经济成长最快速的黄金时期,也埋下台湾经济成长“牛步化”的种子。

  马英九执政时曾尝试扭转错误,大力推动两岸关系融冰,促使双方经贸往来正常化,但随着蔡英文上台,又走回李登辉时期老路,不愿正视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崛起的事实,以对抗、排斥心态取代合作。这对台湾经济的未来发展,绝对不是好事。因为这会让双方(无论是官方或民间)错失很多的合作机会与空间,甚至会加大彼此嫌隙,增添台湾对外拓展经贸的阻碍。以融入区域经济整合为例,在失去TPP这个重大目标后,蔡当局虽不排斥加入RCEP,但没有与大陆彼此间的互信基础,这根本是缘木求鱼之幻想。

  其实,在蔡英文上台前,“中国崩溃论”的错误认知,让民进党一直认为台湾经济过度倾向中国大陆,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这全是马当局一厢情愿的两岸政策所造成。因此当其执政后,开始刻意疏远中国,并将对外经济发展重心置于“新南向市场”。但殊不知,两岸经贸的深化与整合,官方只是润滑剂的角色,真正主导者还是市场力量,是民间基于市场需求与双方共同利益,才能做到两岸的紧密结合。

  正所谓,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无人做。更何况,将经贸重心转移至“新南向”市场,美其名可以分散风险到各个不同国家,但实际上还是把鸡蛋集中放在东南亚新兴市场这个篮子里,风险会比大陆小吗?如果中国大陆经济会崩溃,难道新南向市场经济不会崩溃?针对这些疑问,蔡当局显然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答。

  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出荒谬的政策判断。大陆已经用将近40年的时间证明,经济崩溃论只是一个迷思、一种不存在的主观期望。但从过去到现在,民进党当局始终不肯接受大陆经济崛起的事实,选择在错误认知下一意孤行,以逃避、对抗的心态应对这股市场趋势,这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

[责任编辑:王鑫]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