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28日社论说,大陆决心走自己“反独促统”之路,并祭出一系列便利台湾民众前往大陆投资、生活、学习的政策,期从根本改变台湾人对大陆的疏离感,深化两岸民众心灵契合,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最终走上统一的道路。
台湾蔡当局执政以来的政策方向则截然相反,经贸政策主轴在市场“去中国化”,企图以台美贸易及“新南向”取代;这套经贸大政违背经济法则,注定难有成就,加上外在环境变化,让民进党当局距离目标的实现愈来愈远。
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明确表示要“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指的就是台湾出口近4成集中在大陆;台湾新当局将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推动新南向政策;她虽提及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但心知肚明只是聊备一格,无心真正加入。
蔡当局“经贸大政”推动至今,即使尚未失败,已七零八落,可断言难有成效。以加入TPP而言,这是蔡当局突破台湾经贸边缘化危机的主要政策,而且是唯一的对策。但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首日就签署退出TPP,TPP将难以为继;未来即使日本承担起领导TPP的责任,坦白说,少了美国的TPP,效益与意义已低,台湾即使加入,化解经贸边缘化的效益亦大打折扣。更何况现在大陆也有意加入谈判,未来若由大陆担任主导角色,蔡当局会发现自己终究还是要面对大陆。
不仅多边自由贸易困难重重,台湾若打算推进与美国双边自由贸易谈判,恐怕也将遭遇阻力。根据美国贸易代表署发布的文件,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优先事项包括:在贸易政策方面捍卫美国主权、严格落实美国贸易法规、鼓励其他国家对美国出口开放市场、在全球主要市场协商更佳的新贸易协议。文件中提出“即使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纠纷解决小组或WTO上诉机构裁决对美国不利,也不会自动导致美国法律或措施有所改变。”
这是美国在国际经贸上走“单边主义”的宣示,代表特朗普政府将把美国的法律及政府的决定摆在较国际贸易规范更优先地位,台湾对外经贸利益将因此受损。台湾贸易额居全球第15名,但对外谈判向来居弱势。过去10多年可说受惠于WTO“无差别待遇”的国际经贸法规,碰到纠纷亦可向WTO上诉。
至于新南向政策,原本就被认为只是一场“戏”,但现在看起来更像是闹剧,新南向办公室主任更替、政策方向不明、未落实政策,连印度富豪来台湾开party,都可吹嘘为“新南向告捷”。大陆早已借着6年前生效的东盟加一自由贸易区,快速推动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关系,东盟对大陆经济的依赖度持续升高,美国退出TPP后,双方经贸关系只会再增长,台湾更难有切入点,“新南向”可告终矣!
事实上,以理论与实务看,蔡当局要以新南向或TPP、台美经贸关系取代两岸经贸关系,原本就是违逆经济的做法而难有成就。大陆经济持续成长,现在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贸易的“万有引力”理论来看,两岸距离近、大陆经济量体持续增大,台湾对大陆经济的出口依赖程度必然上扬,此趋势与政策关系不大。
蔡当局敲锣打鼓喊口号的结果,很可能是新市场尚未有成绩,原有市场已出现问题,反让台湾竞争力进一步下降。随着两岸实力对比逐渐拉开,现今的做法只会让台湾更无谈判筹码,只剩下单方面的“被统”,这种没有尊严的统一显然并非台湾所乐见。如果蔡英文不想台湾走向衰败,就应务实面对大陆市场,尽速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以主动态度与大陆重启双边贸易谈判,实现服贸、货贸落地,这才是赢取竞争力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再谈分散市场,才有现实的意义。事实上马当局任内正是如此,一方面照顾好最大的大陆市场,另一方面则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投资,民进党当时全力杯葛,这显然是被“反中”情绪蒙蔽了理性思考,实属不智。
台湾与大陆加强贸易和投资的往来是客观经济规律,人为的阻断只会削弱自己,并让自己更加被动。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和竞争力,台湾面对大陆时也才能有更多谈判空间,对未来的统一进程也可掌握足够的自主权。当然,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蔡英文务实面对两岸“一中”的政治原则,而这终究还是蔡英文的政治抉择问题。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