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杨昆福:禁锢于三大思维 蔡英文还能任性多久?

2016年09月23日 11:1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蔡英文上台后,不断引爆各种争议,在显露的“病征”背后,真正的“病灶”到底是什么?对此,媒体人杨昆福在《台海》杂志124期发表题为《禁锢于三大决策思维 蔡英文还能任性多久?》的评论文章,分析当下蔡英文面临哪些棘手问题?杨昆福指出,蔡英文思维视域过于狭小所导致的不良效应已发酵,绿营内派系的加持变为挟持,“独派”对其牵制力道大,此外,台军军中的不满情绪势逐渐蔓延和加剧,对蔡英文而言又是一大挑战。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上台短短4个月,便陷入内外交困的“执政”危机当中,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对蔡英文抱持较高期望值的选民,显然已逐渐由先前的“期望”转为“观望”乃至现今的“失望”。根据台湾指标民调公司近期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蔡英文的“执政”表现,不满意度超过满意度,分别为41.8%和40.8%。并且,外界普遍分析这种发展态势似乎依旧在不断地恶化当中,此举,对蔡英文当局而言,除了一贯被称为是“严重警讯”外,更折射出蔡英文的内在“执政”逻辑,在当下时局处理各类型问题之时,俨然已遭遇极大的张力并引发不小的后坐力。

  思维视域过于狭小 不良效应已发酵

  纵观蔡英文上任至今的种种作为,不但未能展现应有的格局与担当,反而处处流露出“在野”时期的政治斗争心态,也就是笔者先前曾撰文指称的用“在野”格局在“执政”。显然,蔡英文乃至民进党在历经岛内政党格局发生大幅变换之后,依然出现角色转换调试不良的“病征”。在这种情势之下,台湾当局在蔡英文的主导之下,难以避免各种凸槌和脱序行为的不断出现。而究其“病征”背后的“病灶”,笔者认为,这与蔡英文采取三大决策思维脱不了干系。

  其一,蓝绿对决思维。尽管当下的台湾政坛,出现一度被称为所谓“第三势力”的“时代力量”政党,并且依据目前的政治实力,“时代力量”已然成为国、民两党之外的台湾“第三大党”,然而,“第三大党”不等于是“第三势力”。事实上,发家于2014年台湾学生反服贸集会活动的该政党,无论在政治诉求还是实际的运作当中,无不展现出其浓厚的“深绿”意识形态。显然,“时代力量”只不过是“年轻版”的“台联党”而已,在客观上扮演的更多是民进党侧翼的角色。因此,毋容置疑,现今的台湾政坛依旧呈现蓝绿“二元分立”的状态。

  在这样的岛内政治生态当中,为赢得更多支持,曾试图营造理性中道的蔡英文,在上台后很快便“原形毕露”,推行的相关“政策”无不流露出“蓝绿对决”的一贯思维模式。从废除马英九时期的“微调课纲”,继续向年轻学生灌输“台独”思想,到对反服贸学生进行撤告及废除“红十字专法”,再到“不当党产委员会”的成立与运作,试图将国民党“连根拔除”,等等。曾经声称要寻求“政治和解”的蔡英文,却在所谓“转型正义”的牌坊之下,行意识形态灌输及政治清算与追杀的勾当。

  目前,民进党在台湾政坛可谓“行政立法一把抓”,已奠定“一党独大”的“完全执政”地位。然而,蔡英文一上台,外界看到的不是着手大力变革,让台湾变得更好,而是急于攻坚,试图让对手处境越来越差,力争让对手阵营在后续的政党政治竞争当中越发无招架之力,从而达到“舍我其谁”“独此一家”的“独大”目的。民进党在霸据庞大行政资源与优势的情况之下,公然采取这种显露浓厚意识形态的操作手法,一方面,会给外界留下“恃强凌弱”,专注于“政党恶斗”的不良观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民进党勇于“除弊”无能“兴利”,刻意转移焦点的现实窘境。

  其二,两岸零和思维。所谓“两岸零和思维”,在笔者看来,是将两岸双方界定为博弈而非合作关系,也就是认为一方所得必然导致另一方所失的“二元对立”,在这种关系定位之下,两岸互信基础不是薄弱而是严重缺失。因此,从民进党峰层到基层的整个权利运作体系中,外界可以发现他们秉持一种对立冲撞的心态,做出的系列宣示和推行相关的政策,甚至释出自认为是“善意”的信息或相关举动,都会因两岸基本互信缺失而导致言行不被信赖,动机倍受怀疑,甚至外延性的误判行为也有可能因此而产生,最终双方关系会呈现出日渐恶化的发展态势。而所有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均与蔡英文及其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中抱持的内在思维逻辑密切相关。

  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分析,亦即,与陈水扁先前采取强硬“台独”路线相较而言,蔡英文的柔性“台独”策略更为隐蔽,危害性也更为巨大,并且,如果说当初陈水扁强硬推动“台独”路线,是把“台独”当作达到政治目的或转移贪腐焦点的“工具”而已,那么,蔡英文则是“台独”理念的坚定信仰者。从当初替李登辉操刀“两国论”,到担任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时,公开抛出“‘台独’选项说”,及阻挡陈水扁承认“九二共识”,再到担任民进党主席时多次公开表示不承认“九二共识”,以及上任后依旧在“九二共识”必答题上继续闪躲,大打模糊牌,更有甚者,在涉外场合的落款上,蔡英文大玩文字游戏,显露“台独”痕迹,等等。外界可以察觉,长期以来,蔡英文将“台独”理念“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对大陆抱持惯有的“拒斥心态”,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上,采取若隐若现的“去中国化”策略。

  9月下旬,台湾《联合报》公布“2016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48%的民众对蔡英文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表示不满意,满意的只有31%,负面评价高过正面评价,而“九二共识”大幅上升成为继“台独”之后影响两岸关系转趋紧张的因素。从该平面媒体的调查数据来看,蔡英文上台后在处理两岸关系方面,台湾民众显然不买账,并且由于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已致使两岸关系倒退并转趋紧张,台湾民众已然有了切身感受。凡此种种,在笔者看来,与蔡英文在深层次上抱持两岸零和思维,并外化在日常的政策宣示与推动,无疑有着直接的关联。

  其三,涉外一边倒思维。与刻意疏离两岸关系产生鲜明对比,蔡英文在上台后对美日采取全面倒向的抱大腿策略。今年5月20日,蔡英文在就职演说当中,便公开宣示要与美国、日本及欧洲建立所谓的“价值同盟”,并与它们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对此,日本共同社则回应蔡英文的说法,指出“价值同盟”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价值观外交”相符,并公开指称蔡英文当局正在悄然闷声地参与“美日同盟计划”。而蔡英文在涉日问题上,也在实际行动上践行亲日媚日的言行。包括任命台湾地区行政主管机构前负责人谢长廷担任“驻日代表”,让日本倍感“受重视”,就职当日请来大批日籍人士“观礼”,以及在“冲之鸟礁”是“岛”还是“礁”这种明白无误的问题上,蔡英文当局一反马英九在任时期的“政策”,公开宣示“不持特定法律立场”,当时还引发岛内舆论反弹,被讥为“逢中必反”“遇日脚软”,等等。

  而在南海问题方面,在涉及两岸正当合法权益的维护上,蔡英文态度相当暧昧。在美国背后主导及影响之下,南沙太平岛由岛被无端地降格为“礁”后,蔡英文当局一方面打压自行前往太平岛维权的屏东基层渔民,采取事前吓阻事后追惩方式来向美国表态,试图将渔民登岛而得罪美国的影响降至最低;另一方面又宣示要将太平岛建成“人道救援中心”与“运补基地”。此举显然加大了美日对南海问题上下其手的空间,提供美日更多更大的介入借口与机会,蔡英文当局的策略考量已溢于言表。而如果美日利用蔡英文当局提供的平台加深介入南海问题的程度,势必将严重影响两岸关系,同时使得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