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昨天出席南海仲裁研讨会时,向公众展示了太平岛出产的瓶装水,用以证明太平岛淡水资源丰沛。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南海仲裁案把太平岛降格为岩礁的重要依据便是认为太平岛上的井水不足以维持人类生活,但事实是,太平岛是一个有淡水、可生产农作物、可饲养家畜、可维持人类居住与经济生活的岛屿。南海是祖辈留下的两岸珍贵遗产,两岸有义务有责任共同维护南海主权和海洋资源。
评论摘编如下:
事实胜于雄辩。为了证明太平岛是岛屿而非岩礁,反驳南海仲裁案称太平岛水枯的谬论,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昨天出席南海仲裁研讨会时,向公众展示了太平岛出产的瓶装水,也有“立委”建议生产“太平岛水”。这是一个妙招,足以证明太平岛淡水资源丰沛,也凸显南海仲裁案的裁决结果有悖事实,根本就是一场闹剧、一个笑话。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屿的定义是“指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且能维持人类居住或者本身的经济生活”,而“维持人类居住”的基本条件包括淡水、食物、住所。水是生命之源,因此在符合岛屿定义的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淡水。有了水,就可种植蔬果,就可饲养牲畜,如此也就有了食物。
南海仲裁案把太平岛降格为岩礁的重要依据便是认为太平岛上的井水不足以维持人类生活,其中两口井已经不再供水,且水很咸,太平岛上其他的井也不是全年都有水喝,遇到干季或厄尔尼诺现象就会干枯。但事实是,太平岛上四口原生井每天出水总量达65吨,水质最好的一口井的水质甚至接近矿泉水,可立即饮用。而且太平岛全年水源充沛,岛内医院也拿来做医疗用途,没有干枯现象。
历史上也有许多关于太平岛有天然淡水的记载。有英国人于1879年在《中国海航行指南》中就提到太平岛有中国渔民居住及淡水水井,指出“岛上井水品质比其他地方都要好”;1937年日本前台中州技师平冢均在调查太平岛报告中,提到“岛上饮料水丰富,陆上种种用水,均不虞缺乏”;1946年我方海军舰队进驻南沙群岛调查,在1947年勘查报告书中也记载“岛上有浅水井数口,水质良好”。今年1月马英九视察太平岛时也生饮岛上井水,3月登岛采访的海内外记者也见证了岛上淡水水质良好。
种种事实证明,太平岛是一个有淡水、可生产农作物、可饲养家畜、可维持人类居住与经济生活的岛屿。因此,当南海仲裁案宣布太平岛是岩礁而非岛屿时,不仅岛内舆论哗然,国际媒体也颇为质疑,认为如果太平岛不是岛屿,那美国威克岛、中途岛以及日本沖之鸟“岛”恐怕也难保岛屿属性。尤其日本主张沖之鸟是岛更站不住脚。涨潮时沖之鸟只有两块岩石露出海面,面积分别仅有1.6平方米和6.4平方米,无法住人,不可能有淡水、也不可能有生活设施,因此沖之鸟显然就是岩礁,但日本透过人工扩建为好几百平方米,并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显然是违背国际法。
连日来台湾上下都支持维护南海合法权益,并派出军舰赴太平岛海域巡航,以实际行为驳斥荒谬的南海仲裁案。南海是祖辈留下的两岸珍贵遗产,两岸有义务有责任共同维护南海主权和海洋资源。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