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最近有点不像民进党。过去,他们动辄骂大陆“鸭霸”,骂国民党“卖台”,火力十足;但这一个月来,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表现低调,少有正面对抗。这种风格突变,可视为民进党的新招数,名为绵里针。
在大陆坦言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已停摆的情况下,民进党当局不顾尴尬自说自话说“没停”;大陆进一步说明“传真只读不回”,民进党当局仍说会持续努力争取沟通;国台办再度喊话,联系机制停摆责任完全在台湾一方,民进党当局则低调回应说“双方都有责任”。
这几个回合,给人什么印象?对两岸事务不熟或本来就支持绿营的人,可能会感觉大陆是个大汉,在步步紧逼,而民进党是个弱女子,在委曲求全。若能给外界以如此印象,则民进党的目的就达到了。
双方相争,有“理”与“情”两个层面,“理”决定了是非对错,但“情”有时却能决定谁胜谁负。比如当年“马王政争”,明明王金平涉司法关说,马英九是占理一方,但因为马英九发动突袭时王金平正好离开台湾参加女儿婚礼,马英九就先落了个“不厚道”、“阴险”的评价,王金平却一再表示为党奉献无怨无悔,还说马是他的“逆增上缘”,最后台湾人同情的天平竟倒向了王,马一败涂地。
现在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在“理”的层面,当然是因为民进党当局抛弃了过去8年两岸赖以互动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片面改变了现状,蔡英文如果在这个层面强辩,定然讨不了好。但她另辟蹊径,从“情”的层面迂回侧进,塑造一个“弱女子”在“大汉”面前委曲求全的假象,则反而可博得不明真相之同情。
台湾民众一贯同情弱势,现在民进党主动示弱,正是抓准了这一心理特征。蔡英文高票当选,在执政面临崩盘之前,绝不甘于接受“九二共识”。而岛内绿营民众的同情,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经济恶化带来的执政压力。
当然,也不能断言民进党的服软完全是表面功夫。在野时民进党尽可肆无忌惮“反中”,但如今要平稳执政,必须尽可能保住两岸经济红利。所以从蔡英文520讲话以降,不把话说死说绝,都是为了预留转寰空间,防止自绝生路。
民进党的隐忍,也是做给美国看。对民进党来说,两岸政策让“美国接受”比“大陆忍受”更重要。民进党当局去WHO完全不提“台湾”等表现,让美国觉得蔡英文果然不是陈水扁那样的“麻烦制造者”,美国官员已公开赞扬她“言行一致”。
但是,“言行一致”只是痴人说梦。民进党上台第一天就废除“课纲微调”,足证其“文化台独”、“去中国化”之急不可耐;放弃对太阳花学生提告,对冲之鸟是岛是礁缄默不言,都可见“反中媚日”的意识形态;“新南向政策”等经济策略,也可见摆脱大陆的用心。
如台湾学者所说,“对外屈辱,对内缓独”才是民进党政策的真面目。“屈辱”是绵,“缓独”是针,合起来就是绵里针。大陆要见招拆招,不但要针锋相对,还要小心不要着了绵掌的道儿。(文/黑白自在)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