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桃园机场问题频发,引发民进党籍县市长争相分食机场大饼。台湾《联合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由于民粹主义作祟,台湾的公共建设有逐渐“破碎化”的倾向,长期利益即被牺牲。蕞尔小岛,要分散建设三个国际机场,并不明智。资源有限,务请谨慎运用。小小台湾,无谓的地方主义,就省省吧!
社论摘编如下:
最近桃园机场接连出包淹水,引发民进党籍县市长争相分食机场大饼。在台中市长林佳龙要求下,台当局“交通部”火速将清泉岗机场升格为台中国际机场;高雄市长陈菊则要求配合南向政策,将桃机部分航班转移到小港机场;桃园市长郑文灿当然不甘后人,要求政府推动桃园“市港合一”的计划。一场机场争夺战,烟硝十足。
当局如何妥善拿捏资源分配,既照顾地方的建设需要,又不扭曲台湾发展的宏观目标?前“阁揆”毛治国近日即为机场问题杠上交长贺陈旦,直批为了地方需求而把一线机场资源花光光,“就是民粹”;他并质问:台湾究竟要“遍地开花”,还是要集中火力发展一线机场?如果从政治的角度切入,这个问题只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有客观标准;但如不想和稀泥,则必须从专业面寻求解答。
台湾蕞尔小岛,要分散建设三个国际机场,并不明智。当初陈水扁在“爱台湾”口号下,在全台普设机场,却任由桃园机场日渐衰败;这个覆辙,不能重蹈。
再说,机场的运输不只是客运,还包括区域枢纽的转口货运。桃园机场近几年在航班和运量上都达到一线机场的标准,这项优势不能自我削弱。巴黎机场工程公司主张扩建金海机场,也是基于相同的理由,要够大才有足够的能见度和集客量,也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及恶性竞争之弊。
由于民粹主义作祟,台湾的公共建设有逐渐“破碎化”的倾向,有些是为讨好狭隘的地方利益,有些则因蓝绿对峙而使建设沦为“奖惩手段”,台湾的发展理性及长期利益即被牺牲。以高铁为例,当局为了满足地方需索而不断增设停靠站,非仅拖延了高铁行车速度,也因地方客源不足而无法撑起足够的运量,却反增添了高铁非必要投资的债务包袱,结果是治丝益棼。
资源有限,务请谨慎运用。小小台湾,无谓的地方主义,就省省吧!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