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载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的文章,分析所谓“天然独”的说法。庞建国认为,“天然独”并非天然生成,而是后天养成的。“天然独”的声势恐怕没有想象中那么庞大。“天然独”是一个被放大的迷思,其实质既非“天然”,也不够“独”,反对“台独”的人士不必怀忧丧志。时间会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天然”。
评论摘编如下:
自从蔡英文说“台独”是台湾年轻世代的天然成份之后,“天然独”的说法开始流行起来,蔡英文的胜选更让许多人认为,“天然独”已经是台湾政治生态无可挽回的大势。这种现象让反对“台独”的人士忧心,也导致海峡对岸某些网民的激越响应,喊出“和平统一已无可能,两岸终须一战”的论调。其实,进一步解析所谓“天然独”的现象,其中有着不是“天然”也不够“独”的成份,需要厘清。
首先,“天然独”并非天然生成,而是后天养成的。从李登辉到陈水扁,修改课纲,变更用语,在台湾的历史教育中撒下“媚日去中”的种子,是大家都晓得的事情。马英九未能趁声望崇隆之时“拨乱反正”,使得扭曲的路径一路延伸,造就了认知上容易“恐中”和“反中”的年轻世代,这是“人为”,不是“天然”。
其次,学理告诉我们,民族主义或敌我意识通常是建构想像的结果。马当局除了在历史教育方面后知后觉之外,处理两岸关系也不够自信从容,在机会和威胁的评估上,过于戒慎恐惧,不敢大开大阖。谨小慎微的施政基调无以号召台湾的年轻人,用更积极正面的态度看待两岸的往来和连结。这种施政路线上的失当,也属“人为”,并非“天然”。
再者,台湾年轻世代的主体意识已经不是传统的“台独”主张。传统的“台独”主张想要根本否定两岸之间有着血缘和文化上的连结,要求改掉“国号”、换掉“国旗”。今天台湾年轻世代的主体意识并不会否认本身血统和文化的根源,不热衷于更改“国号”。这种主体意识或许缺乏“立足台湾,胸怀中国”的器识,但已经不是传统“台独”的主张,也不具备为了追求“独立”而抛头颅的热情。
最后,“天然独”的声势恐怕没有想象中那么庞大。大部分的年轻世代在这次选举中将票投给了蔡英文,但未必是因为政治立场追求“台独”,而是对于马英九施政成绩的不满,对于本身前途茫茫的愤怒。
当然,揭穿“天然独”的人为实质和消减其中“独”的份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正视台湾年轻世代当中,普遍存在的“恐中”和“反中”心理。只是要指出,“天然独”其实是讯息扭曲下的产物,需要靠更通畅的讯息交换和直接接触来化解。让两岸的年轻世代通过网络和实体进行更频繁的交流,他们会磨合出“不打不相识”的火花,这,才是“天然”。只要大陆继续改革开放和成长发展,大趋势会让台湾的年轻世代更务实地理解两岸关系应该何去何从。
“天然独”是一个被放大的迷思,其实质既非“天然”,也不够“独”,反对“台独”的人士不必怀忧丧志。只要大陆方面划好接受“一中原则”和反对任何形式“台独”的红线,然后,立场坚定,态度淡定,善用手中筹码,从容应对绿营执政后的两岸关系。时间会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天然”。(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