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12日社论指出,2016年台湾很可能再次政党轮替,两岸关系又陷入不稳定状态。
为实现21世纪中国梦,大陆必须持续推动各项改革,面对严峻的外在压力,更需要与各利害关系国及地区携手合作,确保区域稳定,扩大经贸合作,挹注新的经济动能。两岸关系的稳定,更是区域安全和经贸合作平稳运行的定海神针。两岸关系没有动荡的本钱,必须携手合作,共建处理政治分歧和冲突风险管控机制。
总结过去一年,虽然台海情势不免受到台湾内部政治版图变化的牵扯,但马当局仍然在困难环境下,继续推动两岸各项合作和深化制度性交流机制。即使在大选前的敏感时刻,两岸实现了最高领导人在第三地的历史性会晤;并且积极的设置两岸事务主管部门首长的热线电话;启动3个试点城市陆客中转;自2016年起,将扩大开放大陆专升本学生名额;两岸货贸协议协商在艰困的谈判中继续进行,两岸交流持续正向发展。两岸关系近8年来的稳定交流,和平红利不仅两岸人民受惠,整个亚太区域同样分享。
然而,不容否认的,可能重返执政的民进党和大陆关于“九二共识”的争执,对当前稳定向前的两岸关系投下新的变数。大陆已数度发出诸如“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不存在,两岸关系将“地动山摇”的警告,民进党虽然评估两岸不致于爆发军事热冲突,但也认为大陆很可能中止两会协商机制、官方热线、陆客中转,或者进一步停止陆客赴台观光、取消让利政策、加速对台湾高科技产业抽单等手段,甚至让台湾遭致“雪崩式断交风暴”的冲击,达到“地动山摇”的效应。
需知陆客观光每年为台湾带来将近3000亿产值,占GDP近2%,如果两岸经贸受到冲击,更可能造成台湾近百万人的失业潮,对力求经济回升的台湾,当然会形成相当的压力,可能重返执政的民进党,选后应即戒慎周全地筹划,以因应两岸关系的最新挑战。
文章认为,对大陆而言,两岸关系一旦倒退回冲突和对抗状态,将不利于争取台湾民心,也不利于大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且实现新的“十三五”经济计划,也有两岸维持经贸合作的实际需要,大陆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更需要稳定的区域关系。
新年伊始,美元和人民币货币大战持续上演,中东反恐、北韩核试、南海岛礁争端、网络安全等棘手的热点问题,将使美、中在年度“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处理控管风险和分歧的困难度增大。大陆要与美国朝建立新型态大国关系方向继续深化,也需要有稳定的两岸关系。
文章认为,维护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实为两岸互利双赢的必要条件。由于两岸最高当局目前不存在直接沟通,已经建立的两会协商和主管部门的热线机制,绝对不应轻言中断。由于可能在选举中胜出的蔡英文高举反两岸“黑箱“协议的大旗,万一未来发生突发性意外的事件,民进党与大陆间原本就互信不足,如果任何一方误判对方动机,做出错误回应,后果将非常严重。
文章认为,两岸应继续透过现有的陆委会与国台办会晤机制和热线电话,持续沟通、控管风险,让政治立场歧异造成的僵持、伤害能够约制在适度且合理程度内,避免误采过当的回应措施,让两岸关系的裂痕和损害陷入螺旋式加深。
对可能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英文而言,她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整合泛绿营队伍,落实跨党派协商机制,形塑朝野共识。从新“立法院”积极推动相关“立法”和政策着手,逐步重建和大陆的互信和沟通的基调;在当选之后,双方尤其应积极建立各层次沟通管道,避免误判,让两岸关系能继续稳定向前。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