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两岸媒体选出的“2015海峡两岸年度汉字”是充满了正能量的“和”字。香港《大公报》19日刊载评论指出,“和”字充分反映了今年两岸关系取得的一系列瞩目进展和成绩。当下两岸关系处于重要节点,“和”字恰恰反映了两岸民众祈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心愿,因而别具意义。
评论摘编如下:
家和万事兴。今年由两岸媒体选出的“2015海峡两岸年度汉字”就是充满了正能量的“和”字。今年以来,两岸关系融洽和睦、台海局势和平稳定。“和”字充分反映了今年两岸关系取得的一系列瞩目进展和成绩。尤其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向新的高峰,获得各界高度称赞和肯定。当下两岸关系处于重要节点,“和”字恰恰反映了两岸民众祈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心愿,因而别具意义。
“和”字曾多次被评选为“最中国”的汉字,因为其包含了“和谐”、“和平”、“和睦”等美好、安详的意义。“万事和为贵”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和”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凡事以达到和为最高目的,以和为最高处事原则。两岸关系莫不如此。只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同胞才能安居乐业、安享人生。俗话说“和气生财”,倘若两岸关系紧张、剑拔弩张,势必影响经贸往来。这七年来两岸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举行了11次会议,签署了23项协议(生效20项),为两岸民众带来很大的便利。自2012年起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入境客源市场,累计共有1300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为岛内旅游、交通、餐饮、酒店、百货、夜市等行业带来庞大商机;两岸已开通71个空运客运航点,每周890个客运航班、84个货运航班往返两岸;自ECFA早收计划实施以来,出口大陆的台湾货物享受ECFA关税优惠达到165.4亿元人民币;两岸合作打击各类跨两岸犯罪行为,台湾电信诈骗发案数因此减少了约40%。这些成果都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然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之不易。这七年来,当人们享受着两岸和平带来的各种便利和成果时,似乎已忘记了七年前两岸关系经历的风风雨雨。2008年5月马英九上台之前,两岸关系“非常凶险”: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导致两岸关系剑拔弩张;2000年民进党陈水扁上台,叫嚣“一边一国”的“台独”主张,使两岸“三通”迟迟不通,严重窒碍了台湾的经济发展。正因如此,台湾主流民意在2008年大选用选票把破坏两岸关系的民进党赶下台。但如今民进党仍死抱“台独”党纲,民进党主席、“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蔡英文仍回避“九二共识”,为两岸和平发展投下变量。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今年访问金门时说了一句意味深远的话:不要等到路灯熄灭的时候,才感受到它的存在;不要当和平失去的时候,才感受到它的可贵。言下之意,即呼吁两岸各界要珍惜和维护当下和平稳定的台海局势,否则形势大变,追悔莫及。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