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湾老人坐着轮椅来观展
“甲午风云 宝岛悲歌”跨世纪大展近日正在台湾举办,展览将在台湾各地巡展一年。
“据我所知,甲午展在台湾是首次,这样的展览如官方不举办,民间没能力办,但台湾人民有权利知道两个甲子前发生了什么,当时的台湾人民如何面对这一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在展览开幕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如果不是甲午战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不会割让给日本,以致形成至今未能完全解决的台湾问题。”台湾作家蓝博洲说。
展览由两岸携手举办,主办单位是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
不是大陆不要台湾
务须体朕苦衷,详筹挽回(指台湾——编者注)万一之法……
——清政府电谕谈判中的李鸿章
120年过去,沧海桑田,改变了台湾命运的甲午战争对大多数台湾人来说已是档案馆里的故纸。“清廷被日本打败了,就不要我们台湾了,用我们来换取和平。”这是为数不少的台湾人对两个甲子前甲午之年的印象。
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蓝博洲说:“这就是‘弃儿意识’,后来成为‘去中国’化的心理基础。两岸长期分裂对峙时,反共亲美的意识形态成为台湾的价值主流,后来又随着政局演变日渐发展为亲美亲日、反共反中。历史的问题必须由历史解决,台湾人应该通过历史的考察,理解台湾人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身份认同。”
那历史怎么说?台湾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在展览开幕后的研讨会上说:“如果说日本在120年前的甲午之年发动了第一次侵华战争,那么早在这之前的1874年,日本就出兵台湾南部的恒春,并有美国顾问卡萨和华森相随。日本人遭到当地原住民的顽强抵抗而未能得逞,这就是‘牡丹社事件’。早在1854年,美国远东舰队司令就登陆基隆考察,主张美国应占领台湾,因为占领台湾就可控制东南亚海运枢纽,也可控制中国沿海港口。当时美国国力未逮,没接受此建议。但美国的远东战略调整为‘日据台湾,以日制中’。”
台湾纪录片独立制片人史威说:“日本1929年造出了毒气弹,第一颗就在1930年丢在了雾社(台湾南投)。”
展览中的文献显示,1887年日本制定的《征讨清国策》称:不可不分割清国,使之成为数个小邦国……我们应断其四肢,伤其身体,使之不能动弹……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