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1月9日下午召开“中国事务委员会”,会中将原本要通过的“现阶段对中政策总结报告”,修正为“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以“宪政共识”做为民共对话基础亦遭推翻。香港中评社今日发表社评指出,“现阶段对中政策总结报告”,修正为“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乃党主席苏贞昌的一大挫败,苏的党魁位子已摇摇欲坠。实际上民进党两岸路线仍在激烈缠斗中。
社评摘编如下:
民进党1月9日下午召开“中国事务委员会”,会中将原本要通过的“现阶段对中政策总结报告”,修正为“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以“宪政共识”做为民共对话基础亦遭推翻。该检讨纪要可谓民进党派系对两岸路线角力下的折衷产物,尽管没有旗帜鲜明的“冻结台独党纲”,也未纳入已遭大陆否决的“宪政共识”。
“现阶段对中政策总结报告”,修正为“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乃党主席苏贞昌的一大挫败,苏的党魁位子已摇摇欲坠。他原本欲在一系列华山会议后,订定对中政策总结报告,提出民进党现阶段两岸路线。这对他今年5月要争取蝉联党主席,并直攻2016大位,具有极重要意义,但他失败了。第一,他的铁杆主张“宪政共识”不为党内两岸开放派接受;第二,距离5月主席选举只有几个月,对手派系予以强力干扰。
“现阶段对中政策总结报告”被推翻很出乎外界意外。在此之前,力推“冻独”的郭正亮1月7日在“美丽岛电子报”发表《跨不过最后一哩的苏版对中政策》,文中点到“谢柯等人恐怕也会坚持到底,至少会要求1月9日暂时不要做出结论,延后到两个月之后的3月中旬再做定夺。”郭暗示谢长廷与柯建铭等人,会运作延后做总结。未料,昨天最后的结论是整个“总结报告”被翻掉,变成一个没有政策纲领名称的“检讨纪要”。
做为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无疑是这几届主席中,最吃瘪的一位。蔡英文任内好歹也通过“十年政纲”, 虽然“十年政纲”也是人走茶凉,苏上任立马将之送进冰库,但好歹任内通过时也是风风光光。换到了苏贞昌当家,他原本要提出的“现阶段对中政策总结报告”,相当于蔡英文主席任内的“十年政纲”,却连名称都被改成叫“检讨纪要”,颇为不堪。且其中的“宪政共识”,还被改成有蔡英文“台湾共识”之意的文字。民进党两颗太阳之争,蔡超越苏,从“对中政策”总结的交锋看来已经很明显了。
民进党最近推出的“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总结来说是“主权从严,交流从宽”。重点在第二章“确保台湾自由民主的两岸政治定位与交流”的“主张与对策”,从内容来看,民进党以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出发的主权论述完全没有改变,仍是“一边一国”思维,“主权从严,交流从宽”完全是民进党一厢情愿的想法,不可能行得通。
倒是苏贞昌主导的党版“宪政共识”被推翻,有很多值得细细推敲的地方,分从两岸路线和派系运作来综合观察,比较能看出完整轮廓。第一,从两岸路线来看,是“两岸开放派”占上风,这代表党内部分人士认知到,既然大陆已表明不接受以“宪政共识”做为民共对话基础,民进党还硬要纳入,不但没有意义,反而把民共关系弄得更僵。撤掉“宪政共识”与不提“冻结台独党纲”正好取得折衷。从这个角度来看,民进党有稍稍踏出务实的第一步。
第二,从派系角度来看,民进党昨天的结论究竟是反对将“宪政共识”作为民共对话基础?还是杯葛苏贞昌主导现阶段“对中政策”?这是值探讨的。党内传出纪要定稿文字“应该积极凝聚台湾内部的共识做为两岸对话的基础”是蔡英文推的。但“台湾共识”一词早就在2012蔡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遭到挫败。事实也证明,空洞没有内容的“台湾共识”成不了大事。从这方面看,“中国事务委员会”推掉苏版的“宪政共识”换上接近蔡版的“台湾共识”,若同样没办法做为两岸对话基础,意义又何在?民进党对两岸关系有释出多少善意?
因此,苏贞昌的挫败,应可说是党内两岸开放派和蔡英文系统结合的结果,两者各取所需,共同的目标是要拦下苏贞昌的总结报告,要重挫他的威信。实际上民进党两岸路线仍在激烈缠斗中。
对现阶段两岸关系、民共关系而言,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昨日最正面的意义应是,以“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取代“现阶段对中政策总结报告”。后者是一个路线的拍版,具有政纲性质,前者只能算是一份检讨报告。昨天的结果就如部份主张冻结“台独党纲”人士退而求其次所期盼的“下次再战”,留待5月党主席改选期间进行政策辩论。两岸关系和民共关系都是动态的,蔡英文的“台湾共识”能不能再度于党内引领风骚,尚在未定之天。冻结“台独党纲”是否一定被冻,也很难说。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