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人事布局再成外界关注焦点,谢长廷也终于答应加入。香港中评社8日刊载专论文章分析谢长廷加入“中委会”对民进党及其个人的影响。文章指出,谢长廷加入“中委会”对其个人未来的政治前途有利,但民进党“中委会”未来道路仍充满种种政治权谋。而民进党若想凭借“中委会”实现两岸政策调整和政党转型也将会遇到更多的挑战。
全文摘编如下:
近日来,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人事布局再成外界关注焦点。据媒体报道,5月6日民进党“中委会”终于完成最后一块“拼图”,原本婉拒参加的谢长廷,终于点头答应加入,这让民进党“中委会”在去年11月21日成立后,历经5个多月最终成型。至此,民进党“中委会”除党主席苏贞昌亲自兼任召集人外,成员包括前“行政院长”谢长廷、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前“阁揆”游锡堃、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市长赖清德、前“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和前民进党秘书长吴乃仁共8人。而“中委会”能否为民进党带来新的转机,值得深入观察。
众所周知,两岸政策长期以来就是民进党的最大短板,而去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利的症结也恰恰在于此。选后民进党内要求正视两岸现实,呼吁正面与大陆接触的愿望一度高涨。但随着蔡英文辞去党主席一职,特别是去年5月民进党主席改选,民进党又重新回到为了权力争相卡位竞逐的老路上来。在5月举行的党主席改选中,苏贞昌受到党内派系的多方“围剿”,虽然最后胜出,却是赢了党主席的位子而输了“人和”的里子。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党内各派系不是出于民进党未来转型发展的前途,而是出于争取和维护自身派系在地方选举、党主席之争乃至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提名等一系列选举利益为优先考量,民进党内部关于两岸政策等诸多议题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党内充斥着太多的派系恩怨和竞逐情仇,这也让身为党主席的苏贞昌整合党内资源、凝聚党内共识具有超高的难度。
从民进党设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过程来看,每一步都充满着党内政争的权谋。在“中委会”的定位上,按照当时的设想,苏贞昌在当选并接任主席后,除了恢复“中国事务部”,作为党中央两岸政策的研究幕僚机构之外,还将新设位阶较高的“中国事务委员会”,作为与大陆进行交流的平台,并向谢长廷作出两项承诺:一是在上任后成立承担“民共交流平台”职能的“中国事务委员会”,二是将会邀请谢长廷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委”。正是这两项承诺,促成了谢长廷的登陆“开展之旅”。
但随着谢长廷去年10月初赴大陆进行“开展之旅”成果凸显,进一步提升了谢长廷在两岸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谢在民进党内特别是两岸议题方面的能量。而苏贞昌面对谢长廷的强势,显然担忧其“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政治地位。而且谢访陆之行,党内各派系也多给予了冷嘲热讽,“独派”还进行了猛烈的挞伐。这对于一向谨小慎微的苏贞昌而言,如果启用谢长廷任“中国事务委员会”负责人,无异于在民进党内投下政治震撼弹,不仅自己党主席位置会受到冲击,就连目前的党内格局也会受到冲击,苏所依赖的“独派”更不会答应。因此出于种种政治考量,苏贞昌决定弃用谢长廷,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自己亲自执掌“中委会”。对于苏贞昌打着“中委会”之名,行压制党内派系之实,各派系也都心知肚明。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