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号召的“人民火大”游行,以“要生活、要民主、要改革”做为动员口号。台湾《立报》1月3日发表社论探究“要生活”的意涵。文章指出,这一次苏主席的“要生活”口号,似乎就是简单的要生活,看不出有“改变生活”的主张和策略。在政治经济学上,不寻求改变的生活,就是“赖活”(survive)!
社论摘编如下: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号召的“人民火大”游行,以“要生活、要民主、要改革”做为动员口号。其中“民主”与“改革”已是政治陈腔,有正面意义,无实质内涵。这类再反动的政客也必然朗朗上口的字眼,作为上街标语,只能说是为了造句子凑字数。倒是“要生活”摆在诉求最前端,这是政治上相对陌生的话语,虽然语意含糊,但因为是太日常的用词,反而新颖,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在人的生命当中,“生活”的意涵首先来自社会关系的感知,而这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就已肇始。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幼儿的生活经验极可能就影响到未来成长后的生活状态。根据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的临床研究,若是婴儿啼哭而母亲未能即时给予安抚,在儿童的心理上就会形成“被抛弃”的感觉。被抛弃的恐惧可能就此镌印于记忆,从而影响到幼儿成长之后的人际关系。
苏贞昌在示威前的巡回座谈过程中屡次抱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无感”,既不回应民进党召开“国是会议”的要求,也未能及时关照民众的痛楚与需求。这些抱怨,听起来很像是婴幼儿“被抛弃”之恐惧的延续。作为在野党领袖,原可独立创制,提出自主诉求,却总是抱怨当朝不肯回应在野,控诉今上不够关爱下民,这等于是将自己置身于婴幼儿状态,记忆停留于啼哭之未获即时安抚。
更进一步关于“生活”的说法,是将其与“生存”连系起来。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有生命,其差异在于人类具有不同的生存状态。动物容易满足于、生存于当下的现在;人类却有“追求更完整的生活”的欲望。人类永远生存在一个“未完成”的状态,恒常被一个脱离当下条件的意念推着往前追寻。也因此,所谓“生活”,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其实是吊诡的:“生活”不仅只是满足于存在(否则与动物的生命没有差别),而是生活本身即意谓着要改变生活!
但是,既然生活本身即蕴含着改变生活欲念,那么,就必需要有改变的方向和策略。个人当然可以寻求透过个体努力或团结,自立自主改变生活;就社会集体生命的改变而言,那就是政治上的工作。这一次苏主席的“要生活”口号,似乎就是简单的要生活,看不出有“改变生活”的主张和策略。在政治经济学上,不寻求改变的生活,就是“赖活”(survive)!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