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华日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蔡英文要求召开“国是会议”究竟是为台湾解决问题,还是为自己“搭政治舞台”?民众心中自有一把尺。社论摘编如下:
民进党要求举行“国是会议”,讨论财政改革与年金改革,马英九办公室给予正式回应:马英九希望邀请苏贞昌和蔡英文,针对民进党所设定的议题,进行“国政谘询会谈”,但遭民进党拒绝。
台湾财政的确遭到一些难题,年金发放最近更成为“热议”的话题,应可循既有体制去解决、克服,这也是当局应尽的责任。但“国是会议”是体制外的活动,意味当局体制失能,才需要向体制外寻求救济,台湾有糟糕到这个地步吗?
马英九愿意和苏、蔡二人进行“国政谘询会谈”,尊重苏、蔡也尊重体制。苏、蔡一是民进党现任主席,一是前任主席,马英九和他们会谈,更有“朝野协商”之意,无论他们有什么意见,可当面提出,畅所欲言,他们为什么要拒绝?为什么非要当局劳师动众举行“国是会议”,才肯把话说出来呢?
首先要求举行“国是会议”的是蔡英文。她现在是一介平民,任何平民固然都可提出主张,但当局不可能答应任何一位平民的主张。如若蔡英文是“意见领袖”,答应了蔡英文,难道可以拒绝其他人?此外,还有名笔、名嘴“意见领袖”,以及学术界、企业界大小龙头,任何人要求举行“国是会议”,当局都得应允吗?
2009年,时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要求举行“民间国是会议”,民进党是在野党,既标举“民间”,本可自由举办,却要求马英九参与。马英九在此之前,曾多次希望和蔡主席会面皆遭拒绝,凸显出蔡英文举行“国是会议”的目的,是要以在野党指导“执政”党,以灭了马当局的威风,来助长自己的威风。这个政治目的,2009年如此,这次亦然。
如果苏贞昌、蔡英文及民进党人,对当今台湾所遭遇的困境,有经天纬地的高见,自有许多方式可以表述,如举办公听会或发表文章;马英九愿意和苏、蔡进行“国政谘询会谈”,更可面对面谈问题。管道这么多,皆舍而不为,是则“国是会议”究竟是为台湾解决问题,还是为自己“搭政治舞台”?民众心中自有一把尺。
财政改革与解决年金问题,“行政院”已筹谋规划多时。马英九也在征询各方意见,今天将邀集“行政”、“立法”、“考试”三位院长会商,循现有体制处理。曾经“执政”的民进党难道不明白,体制外的议事,仍须在体制内落实才有效?那么,体制内既可以做到的事,又何须体制外的“国是会议”叠床架屋指指点点?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