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岛内朝野为了开放美牛、调涨油电水价、洽签FTA等课题,硝烟四起。台湾《工商时报》27日发表社论指出,陈冲“内阁”诉求专业,偏好说理,全然不敌部分媒体与名嘴以偏概全的猛烈炮火;业者则动辄取韩国、新加坡之长,痛批台湾之短,以凸显台当局无能。既然怎么做都难杜悠悠之口,我们建议马当局拿出魄力,直道而行,或许短谤难免,但日久见人心。
社论摘录如下:
从陈水扁当局以来,美牛问题已是“一只牛剥拨了好几层皮”,搞得蓝绿遍体鳞伤,却从未记取教训。按美国霸权的逻辑,开放含瘦肉精美牛,是“台美复谈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台湾民众赴美免签、美方军售,乃至未来台湾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先决条件。尤其美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已从3月15日正式生效,台湾朝野心急产业竞争力将远不如韩国对手,更给了美方加重施压的机会。
若依韩国洽签FTA经验,李明博总统在2008年上台之初,为了加速美韩FTA进程,不惜强硬镇压示威民众,也要恢复美牛进口。其后美韩双方又为了汽车议题僵持多时,一直拖到近4年后的今日,FTA才正式生效。今日大家都羡慕韩国在国际间推动FTA的绩效卓著,却忽略了该国充满血泪的谈判过程。
对于多数国家或地区而言,FTA都是“带刺的玫瑰”,有些产业因市场开放而取得更大出口机会,喜闻花香,有些产业却会因为自己市场没了保护伞,而被刺得疼痛难耐。若台湾以韩国为主要敌人,认定韩国有的FTA,台湾别无选择,也一定要有,那么我们要问的是:马当局是否已准备好承受美方再三的“索求”,以及民众的反扑与开放的冲击?如果答案为是,就请马当局拿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施政魄力,当务之急正是彻底执行对美牛的“三管五卡”。
然而,台湾真的别无选择吗?韩国虽比台湾有外交优势,但南北朝鲜分裂,造成韩国必须长期亲美,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欲藉TPP取回亚太发语权的盘算也不能不买帐。台湾在两岸对立年代,也长期倾美,但如今国共和解,大陆对ECFA的让利就算已进入“后难”的阶段,也比敲开台美FTA谈判大门来得容易。何况,亚洲区域整合方兴未艾,“东协+3”未来的扩编令人期待。台湾面对美中(G2)两强,有着别于韩国的特殊优势,未必两大之间难为小,自也不必独沽TPP一味,照着美国的脚本演。
而且,我们要再问的是:美方不复谈TIFA、不给台湾人免签、不开FTA门缝,吃大亏的真是台湾?如果台湾不急,会否美国反而急了呢?马当局若能摆脱美国的紧箍咒,换个角度思考,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与对策,也不会让美国食“髓”知味,每3年就狂卷一次美牛风暴,令台湾民众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台湾是出口导向地区,执政者与企业主固然应对竞争力念兹在兹,但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自我改造与创新,而非靠汇率、税率、油电水价优势长期“补贴”。偏偏只要岛内油电水价喊涨,出口产业就哭天抢地,宣称微利无以为继;汇率稍稍升值,企业大老就直批当局不够关爱;租税奖励落日,科技业者就气急败坏。他们往往左羡韩国当局压低汇率、右羡新加坡重商轻税,却忽略台、韩、星经济结构与自身情况殊异,无法等比。
过去20年,韩国企业没有FTA加持、油电水平均成本高于台湾,一度还经历亚洲金融风暴摧残,但产业竞争力仍迭有提升。根据统计,上个世纪末,台湾出口还领先韩国,但去年台湾出口3,083亿美元,仅相当于韩国5,578亿美元出口额的55%。细究其因:其一,韩国没有类似台湾“戒急用忍”的自锁经历;其二,总体政策有延续性,综合国力得以累积,不因改朝换代而耗损;其三,政府全力培植财阀经济(占GDP七成),不畏图利之讥;其四,财阀之首的三星集团致力技术研发与品牌创新有成。
对应到以中小企业为骨干的台湾,“戒急用忍”已成历史,财阀经济无法相比。第二与第四点,才是“韩国能,为何台湾不能”的关键。综合力量的累积,牵涉到当局面对产业变局,是否有足够的前瞻力与贯彻力;研发与创新,则是不论财阀或中小企业,都应该自我要求的重要课题。
换个角度想,正因为台湾当局长期坚持油电水维持亚洲邻近国家和地区最低,才会让产业界甘于微利而不图振作,才会让民众耗能过度而不思节约,才会让公营独(寡)占事业累亏到有破产之虞。
大凡涨价之议,永远没有最佳时机,我们这一代的人,大可继续选择用低油电水价来满足自己的生活,去补贴外国品牌公司赚大钱,但结果必然债留下一代、祸延子孙。马当局从4年前上台之初,即已意识到油电水亏空的严重性,却迟迟未见改革,如此瞻前顾后,又如何在第2任期内让台湾脱胎换骨?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