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近来密集走访新北市,且每场座谈会必谈“连胜文遭枪击案”。不过昨天她在新店区座谈时,却一度口误说出“我们如果没打那一枪”。口误立即成为媒体话题。美国《世界日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拿连胜文的枪击案来做文章,则简直是文不对题。论及枪击案,蔡英文却唯独不谈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夕的“两颗子弹”,反映出蔡英文看重的不是枪击案的道德议题,而是选情。
社论摘编如下:
日前民进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蔡英文针对连胜文遭枪击案,脱口而出“我们如果没有开那一枪”,马上变成媒体话题。虽然这句话被解释成那是蔡英文的“口误”,但就心理层面言,也反映了一个心理想像。即2004年陈水扁和吕秀莲借“两颗子弹”胜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会不会再来一场?
蔡英文其实就是针对此点对自己人说,要防止连胜文效应,但为什么不提陈水扁效应?相较“一颗子弹”和“两颗子弹”,蔡英文及其支持者期待的又是那种效应呢?有枪击案就有利害,选民是否有充分的资讯及判断能力区隔和看待这两场枪案或说是戏码呢?就天理和公道言,今天要该追究的是枪击案本身,还是枪击案的效应?蔡英文何以偏重论述枪击案的效应,且单选连胜文而非陈水扁?
台湾的政客们似乎不想知道是谁开的枪,或追究枪声来自何处,谁才是枪击案的导演,而是聚焦于谁受惠,如何借此打击、栽赃对手于无形。归纳政客们的计较大概可以理出两种效应,一是“枪声效应”,即“子弹效应”;一是“悲情效应”。后者可以制造选情的起伏,甚至逆转选情;前者则是如何导演枪击案,扩大冲击面,以期向对手栽赃。如果以此检验,2004年选举前夕的枪击案即具有莫大的栽赃和逆转选情的效应。拿连胜文的枪击案来做文章,则简直是文不对题。
蔡英文的“口误”传达的当然不是实指“我们如果没有”,也不必指责蔡英文选前吐真言,有意激发枪击案;但确实已创造了虚拟的“枪声效应”,借由反覆提示,明里是打预防针,内里难谓不存在侥幸心理。蔡英文虚拟的“枪声效应”,不论有意无意,更不是没有可能激发支持者先下手为强。只要再来“两颗子弹”必可产生巨大的陈水扁效应。蔡英文所以避谈陈水扁,看来很能认人头,反映出蔡英文看重的不是枪击案的道德议题,而是选情。
回顾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夕的“两颗子弹”,根本就是自导自演,以拒绝提供准确资讯的手法,大玩栽赃策略,本报社论早有论述。也正是自导自演,是以才有小伤口大悲情的选情大逆转;悲情效应直接推着陈水扁连任;连胜文则是鬼门关前走一遭。蔡英文所以会一再提示连胜文的“一颗子弹”,而非陈水扁身上找到的子弹,用心当然明白。
其实这就说明了2004年的“两颗子弹”分明有利陈水扁,何悲情之有,但蔡英文心知肚明这是提不得的。试问:拿枪击案来提示支持者,或“消费”连胜文而非陈水扁,蔡英文若有良知,那么天理和公道究竟该站在那一边?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