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最近数度发出警讯,指寻求连任的党提名台北市长参选人郝龙斌选情告急,曾参选台北市长的国民党特别顾问赵少康也直言民调打平就是输。以蓝军在台北市的基本盘,郝的现象并不寻常,台湾“中央银行”最近祭出的“打房”政策与郝选情形成微妙连动,显示马当局也知若放手不处理房价,郝龙斌这场仗势必很难打。
香港中评社今日刊文指出,蓝军在台北市向来占尽优势,除1994年陈水扁因蓝营分裂渔翁得利,此后民进党就从未赢过台北市长选举。蓝绿得票最悬殊的是2002年马英九对李应元,马囊括6成4选票,李只拿到近3成6。2006年郝龙斌对上谢长廷,郝拿到近5成4,谢取得近4成1票数,若加上宋楚瑜拿到的4%,泛蓝得票也近6成。2006民进党身陷陈水扁弊案,谢长廷自己也有很多问题,谢取得的4成选票即为绿营在台北市难以撼动的基本盘。
国民党会传出郝龙斌告急,不能排除是选战操作;刻意放出的讯息,不过即使最近的媒体民调,对郝也相当不利,民进党咬住台北市捷运木栅线及猫空缆车,有点过度夸大,也不足以构成郝告急的理由。
苏贞昌美其名是“人气王”,实际上是说过头了,尤其民进党要在台北市选举,先天上就吃亏,从苏最近对反ECFA的尴尬就可以看出,他也深知民进党与“独派”绑在一起,不利于台北市选举。
没有任何一项公共政策会比房价更容易创造全面性效应,打个比方,民进党把猫空缆车打扁,会受影响的只是少部分人,房价则不然,影响面铺天盖地,有房的,没房的都受影响。马当局将建筑业当成“火车头产业”的政策主轴,让大台北特定地区房价在短短一、二年内上涨超过5成,甚至接近翻倍,对左进右出的炒房行为也放任不管。除非是“炒房族”或同时拥有大量不动产的人,一般市民都是叫苦连天。
对于高房价引发的民怨,马当局之前都认为打房会得罪有房子的人,只是虚晃一招,由于有ECFA效应,房价边打边飙,台湾“中央银行”日前推出选择性信用管制,紧缩大台北第二套房贷款,竟与郝龙斌传出选情不稳的时间点不谋而合,实在是太过“凑巧”。
文章最后说,台当局以出手打房抢救郝选情的迹象甚为明显。但这拿捏之间又得要很谨慎,不能让房价继续涨,但也要避免打过头造成崩盘,当经济遇到政治,原本复杂的事又更复杂了。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