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中油与台电拒绝南迁 当局“部会”请尊重市场

2007年03月15日 11:07:00  来源:
字号:    

台湾《工商时报》今天发表社论说,继公营事业“正名”、“去中国化”之后,“行政院”紧接着又研议推动“部会”与公营事业南迁,并且将目标锁定“经济部”所属的台电与中油两家公司,要求立即提出南迁评估报告。不过在台电工会举办“台电南迁公投”,有九成总公司员工反对南迁,中油工会发动的反对南迁运动,也有高达九成的员工参与联署后,“公营会副主委”许瑞峰旋即表示,考量公营事业评估需一段时间,因此并未设定时间表,中油与台电是否南迁,也尚未形成决策。

 

社论说,许瑞峰的谈话,也许意在缓和两家公司员工的反弹情绪。但是曾任“经济部长”的“经建会主委”何美玥在“立法院”答询时,仍然语气坚定的表示:“中油应该有志气让高雄人说这是高雄人的中油。……如果要和地方结合的话,应该南迁,若南迁有困难,我们愿意加以协助。”

 

剖析何美玥的这番谈话,除了所谓的政治正确之外,在经济专业上可以说是根本不及格。包括中油、台电等公营事业,除了负有油电供应的政策性任务上,同时更应重视企业化经营的成本管控和绩效要求。我们实在看不出把台电、中油南迁,除了无可避免增加必须在南部新建办公厅舍的花费,给员工带来搬迁的困扰或进而造成人才的流失,以及增加往后日常营运与台北相关“部会”和“立法院”连系互动的时间与距离成本外,又有哪些可期待的效应。何“主委”说南迁可以和地方结合,但其实把该公司迁往南部,根本与带动地方投资及产业发展却毫无关联,南部产业并不会因为中油、台电总公司在北部就有缺油少电之虞,即使南迁也不可能因而可以廉价享用油电。因此说中油要有志气成为高雄人的中油,根本就是一种民粹的反应,与中油如何企业化经营根本没关系。

 

社论指出,中油、台电是不是该南迁,其实也并不是不可以讨论的议题,重点是它应该是由下而上。如果中油、台电公司自我评估,南迁可以节省更多成本,或开创更多利润,经公司董事会讨论通过,再上报“公营会”、“经济部”,这才是尊重市场的作法,反之如果由上而下强行指令,根本就是没事找事做,凸显政治考量凌驾市场机制。

 

刚好就在台电、中油是否南迁陷入纷扰之际,倒是有一个美国的例子可以参探。据外电报导,名列世界第二大油田设备暨服务公司的美国哈利波顿公司于本周一宣布,即将把总部搬迁到中东的迪拜,其理由是不论石油探勘或生产,其商机愈偏向东半球,因此经评估搬迁到迪拜,对公司的营运有利。

 

社论指出,从这个案例明显可见,公司企业总部是否搬迁,甚至要在那里设点,本来就应该尊重市场法则,以公司营运的便利与绩效的提升为主要考量,要改名,要搬迁,自然也应尊重这样的市场律则,否则岂止是没事找事做,无可避免还要付出额外的代价。

 

当然,我们也知道苏贞昌之所以要推动公营事业南迁,除了有选举的政治考量外,用心也无非希望平衡南北发展的差距。为此,日前他还特别带领阁员,针对经济建设产业南移与南部八县市长座谈,期望以土地租税等诱因,鼓励业者将新扩充产业以大手牵小手策略在中南部形成新聚落。当时何美玥还说明,经济活动南移,并非移动既有的产业聚落,而是针对新扩充的产业投资,以政策诱因鼓励不要守在原来区位,改在中南部选定新聚落。

 

社论最后说,对比何“主委”在前后两个不同场合的讲话,先是呼应苏贞昌构想强调不是移动既有产业而是针对新扩充的产业投资,但随后却又语气坚定的表示中油应该南迁。何“主委”如此的前后立场矛盾,自然不免引发质疑。我们奉劝何“主委”和“经济部”陈“部长”,应该准确的执行苏贞昌的产业南移策略,包括协调台糖释出公有地以供企业前往设厂所需,也可以采取如技术处的做法,将科专补助经费分配中南部业者的比重予以提高。但就是不适合硬生生的要既有营运良好的公司匆促南迁。这种短视的做法,既不符政策原旨,更只会引发不必要的纷扰反弹。“经建会”与“经济部”负责规划及执行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大计,尊重市场尊重专业而不是讨好民粹才是最应该走的正道。

 

(驿雨冰)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内容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