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海峡两岸政府相继放出推动大陆民众来台观光讯息后,各种评论声音不断,台湾《工商时报》8月1日发表社论说,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旅游,不仅具有可观商机,更可以增加两岸民间交流与认识,有助改善两岸关系,政府应记取水果登陆谈判前后失据教训,采取务实态度促成两岸展开谈判及达成可行结论。主要内容如下:
根据本报专题报导,为迎接大陆民众来台观光旅游,岛内观光饭店业者无不摩拳擦掌,积极改善设备、扩张营业据点,希望把握此一难得机会提高业绩;无独有偶,看准对岸来台观光业务深具潜力,多家旅行业者也以缴交高额保证金具体表达了接待大陆观光客的高度意愿。我们认为,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旅游,不仅具有可观商机,更可以增加两岸民间交流与认识,有助改善两岸关系,政府应记取水果登陆谈判前后失据教训,采取务实态度促成两岸展开谈判及达成可行结论。
自从海峡两岸政府相继放出推动大陆民众来台观光讯息后,大陆观光客来台旅游及采购的可能商机,即出现各种不同说法,有些过度夸大,但也有些未免过分保守。以目前政府倾向采取的每天一千人来估算,一年来台的大陆民众应在三六.五万人次。相关业者即依据每名观光客可以创造两个就业机会经验推算,开放大陆客来台即可以每年为台湾创造七十万个以上的就业机会;包括旅行社、航空公司、游览巴士,以及旅游景点附近的住宿、餐饮、礼物销售等相关业者当可直接受惠,估计每年具体商机在新台币五百亿至六百亿元间。若果政府以最大容量,即每天二千八百人次为开放上限,每年即有高达一百万人次的大陆民众来台观光消费,可能的商业利益将更为庞大。
坦然言,即使在景气热络时期,高达五百亿元以上的潜力市场,都是相关业者梦寐以求的商机,何况目前经济明显中挫?因此,我们认为,不管从引进经济发展动能,或是从突破两岸僵局的角度来思考,把握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议题,促成两岸业者以接受政府委托模式进行实质接触、达成具体结论,并进而推动及执行大陆民众来台观光旅游,对民间产业及政府而言都属利大于弊。
具体而论,我们主张政府应妥善利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复委托”机制,放手让值得托付及拥有公信力的民间团体,在商业利益思考下与对岸对口单位进行磋商。就此而言,我们认为“陆委会”主委日前公布,大陆观光客来台协商事宜委托全联会安排、联系,即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事实上,除了安排、联系之外,实体事项的协商,我们认为都可以由全联会参与、主导,政府只要复制台港航约修改及春节台商包机谈判模式,即政府部门相关主管以顾问身分出席、参与即可。
至于实体事项,譬如全联会应该以“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台北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三个名称的任何一个,或者其它适当名称做为谈判桌上的称呼,我们认为政府不宜过度介入,以避免政治力的干扰,我们相信业者一定会遵守对等、尊严原则,选用一个合适的名称。其它必须两岸官方参与、遵守的事项,包括跳机客的遣返、旅行社保证与处罚规定、履约和消费者争议的解决等,既然双方代表均已有接触并达成共识,我们认为,只要符合政府宣称的对等、尊严、安全原则,即应放手让业者全权研商,政府没有必要过度介入,以免节外生枝。日前水果登陆谈判磋商事宜的陷入前后失据经验,我们认为政府应当引以为鉴,记取教训。
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不但具有经济效益,也可以增进两岸民间的交流与了解,对几乎陷入停滞或僵局状态的官方互动而言,应有正面效益。我们希望政府主管部门摒除意识形态或不切实际的政治层面考虑,能够务实思考、推动、执行大陆民众来台观光旅游,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扩大两岸的沟通与交流。(海航,内容稍有改动)
[责任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