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正是祭拜祖先、追思慎远的日子。4月4日,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共同祭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其中也包括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陈镇湘、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在内的台湾同胞参加。
但是,在海峡对岸,蔡当局以“时间相近”为由合并举行“2017年向先祖暨忠烈殉职人员致祭”及“中枢遥祭黄帝陵”,实际上就是取消了每年一度的“中枢遥祭黄帝陵”,这样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不禁感到民进党的“去中国化”行动又向前迈了一步。
不再祭黄陵
清明时期举行遥祭黄帝陵早在国民党政权赴台之初就已有之,为的是让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能够发扬中华民族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由“内政部”主办,在台北圆山“忠烈祠”举行遥祭仪式。
即便在鼓吹“两国论”、“一边一国”的李登辉、陈水扁时期,台“内政部”也一直延续传统举行遥祭。2009年4月3日,时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马英九一改过去由“内政部长”代表主祭的惯例,亲自主持遥祭典礼,并成为1949年后第一位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的台湾当局领导人,以显示台湾和大陆在文化、历史上同根同源、两岸一家的关系。
中国国民党领导人连战及夫人、吴伯雄、江丙坤、林丰正、陈镇湘,及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也都先后登陆亲自到黄帝陵进行谒陵祭祖。
而蔡英文上台以来,目前已是第二次取消遥祭黄帝陵。去年520就职后,蔡英文仅向“国父暨忠烈殉职人员”致祭,而按照惯例,过去的领导人都会在台北圆山“忠烈祠”隆重举行遥祭黄帝陵。
小动作频频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取消祭黄帝陵的做法也同样有所酝酿。近些年来,不论在朝或在野,民进党人对遥祭黄帝陵的活动都表示极力反对。曾有民进党“立委”提案取消遥祭活动,说“台湾不应祭拜中国的图腾”,“独派”亦叫嚣“台湾人的祖先原住民,不是黄帝”。
事实上,在取消祭黄帝陵之前,台当局及部分民进党“立委”的一些主张、做法也都体现了“去中国化”的痕迹。
比如去年2月,新一届“立法院”刚开张,民进党籍“立委”高志鹏就提案说要废除孙中山遗像,废除向孙中山先生致敬的礼仪,领导人上任时不再面对遗像鞠躬。此后,他还在脸谱上发文要搞“新”台币设计运动,因为钞票上还印有孙中山、蒋介石是个人崇拜、“独裁者”,要民众一起动脑改造“新台币”。
今年2月,民进党把“去蒋化”作为“去中国化”的又一个靶子,二二八前夕,台“文化部长”郑丽君无预警的宣布,“蒋公公仔”等系列商品下架,同时以“避免对立”为由,突然宣布今年“二二八”中正纪念堂“闭馆”一日,而且直到“转型正义”修法完成前,往后每年“二二八”都闭馆一日。
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原排定今年7月要展出“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子”特展,台北故宫院长林正仪竟然以部分民众质疑“孔子与台湾关联”为由,为了避免产生“对立”,不排除拿掉“万事师表”四个字。而台中市长林佳龙不久前也曾叫嚣,国民党把台中的日本神社拆掉重建孔庙,然后用“他的孔子”来统治。
这样的说法都粗暴地体现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顽固立场。
“台独”乃死路
“去孙中山”“去蒋介石”“去孔子”“去黄帝”……,对于台湾的绿营人士来说,凡是涉及到中华文化的元素,都需要去之而后快,如此才是岛内政治正确的体现。有学者指出,这种做法是蔡英文向“深绿”取暖,回应激进独派想要加速“台独”步伐的要求,以巩固经济、社会困局无法缓解情况下的“执政基础”。
然而,蔡英文的做法只是让一小部分“台独”派叫好,并不代表岛内的主流民意。对于当下本身就脆弱的两岸关系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都只是小动作,与陈水扁时期“搞台独”的激烈举动相比还是更收敛。但在笔者看来,这些小动作危害一点都不小,反而会伤及肌理,因为它们的出现直接割断了两岸在历史文化方面的联结,否认大陆与台湾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史实。比起政治“台独”,这种文化“台独”的恶劣影响更加深远。
可是,反复无常的民进党当局明明自己在偷奸耍滑,却总是要求大陆方面释放“善意”。对于两岸关系定位,民进党当局总是在“两岸关系不是外交关系”“两岸关系就是两岸关系”,却始终不肯说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对于“九二共识”,他们同样避而不谈,一定要用“九二会谈”来替代。
一边是模糊不清的定位、企图用含混的概念蒙混过关;一边又小动作不断,用各种形式搞隐性“台独”、文化“台独”,几乎是“数典忘祖”,伤害了两岸同胞的感情。如此反复无常,大陆又能怎样释放善意呢,或者说即便释放了善意,也抵不过民进党的“漫天要价”。
大陆方面曾多次表态,“台独”没有前途,不可能成为台湾未来的一个选项,这是一个历史定论。民进党当局若想要让两岸关系的互动更加良性,那只有停止这些“数典忘祖”的小动作,真正展现值得信任的善意。(文/桃花岛主)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