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在香港大学的演讲,让全场合唱《我的祖国》的场景走红网络。龙应台事后专门撰文声称:“有时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香港《大公报》今日刊载哲学博士林耕旭的文章指出,龙应台不愿承认歌声流露出的人心与人性,不愿看到对于祖国心有戚戚的一种天然情愫。爱国本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每一个人面对祖国,都会生发一种来自内心的、朴素的爱国情感。抛却内心而谈歌唱,剥离情感而谈音乐。龙应台,你真的懂“启蒙”的意义吗?
评论摘编如下:
最近一段网上的短片,在内地引起广泛关注。今年十月份,在香港大学礼堂,台湾前“文化部长”龙应台面对“大概一半港生、一半陆生,少许台湾人和其他地区的华人”听众,围绕“大学问:一首歌,一个时代”作了主题演讲。
龙应台满怀深情地说:“一首歌能够经历数十年依然不被忘记,是因为它是时代、是历史,更是每一个人的回忆与安慰。”“歌有自己的脚,然后它走自己独立的路。”演讲进行到下半段的互动环节时,她问在座的师生:“你们的启蒙歌是哪一首呢?”一位中年男士(据说是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拿到话筒,操着浓重的香港口音的普通话回答:“我想起进大学的时候,许多师兄带我们唱《我的祖国》。”龙应台十分惊诧,反问:“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于是,听众席上有人唱了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歌声刚刚响起来的时候,略显单薄,但越往后唱,加入的人越多,声音越来愈大,于是《我的祖国》优美的旋律便回荡在港大礼堂。龙应台事后回忆:“听众开始唱的时候还有点害羞,零零落落的,但是旋律的优美有一种感染力,一会儿就唱开了。歌声流荡,化解心中原有块垒,坐在一旁不相识的人在唱歌时相视而笑,是多么美好的事,我于是让大家合唱的时间拉长一点,虽然演讲的时间应所剩无几。”
爱国是自然情感的流露
这首一九五六年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堪称爱国主义的经典歌曲,几十年来在整个神州大地家传户诵。而恰恰是这首歌,此时此刻响起在“港独”邪风劲吹的香港,在自由思潮盛行的香港大学,在“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的龙应台的讲堂上,由“一半港生、一半陆生”齐声高唱,却显得别有一番兴味。
《我的祖国》歌词原本朴实无华,港大礼堂内演唱者的情感真挚而朴素。一方面,如龙应台所说,“旋律的优美有一种感染力”,《我的祖国》歌声能“化解心中原有块垒”。但我们要问,难道这种歌声的感染力仅仅来源于旋律吗?如果那样的话,人们聆听古典乐曲即可,为何还要即兴而歌,吟唱歌词呢?是什么力量能让港大礼堂内的歌唱者由一人变为少数,由少数变为多数?讲座散场,仍然有香港网友在Facebook留言:“最感动的还是合唱《我的祖国》。”
龙应台另一方面却不愿承认歌声流露出的人心与人性,不愿看到对于祖国心有戚戚的一种天然情愫。所以,她难免有些不理解——“让我惊讶的是,原以为大陆人之间会有代沟——也许年轻人不太会唱,但是发现年轻人一样纯熟地唱;原以为港人可能不太会,发现港人能唱的也很多。”其实,倘若龙应台知道,或者愿意承认,超越代沟、超越地域甚至超越价值观念的,不仅仅只是音乐本身,更有一种自然而言的爱国情感存在,她便不会如此吃惊。
爱国本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每一个人面对祖国,都会生发一种来自内心的、朴素的爱国情感。这种情感真实、天然、简单、纯粹,只需一点点外在的媒介,一点火花,便会如蜡烛一般照亮暗室。王阳明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良知便是心之本体,或者说“本心”,是人心本有、古今同然的一种东西。
引发共鸣值得香港深思
龙应台也知道,70年代的香港是“火红的年代”,承认那时有“抱着纯真信仰的一整代年轻人”,承认“那个年代对理想最热切、最激情的追求”可以“由一首歌来代表”,这表明她完全懂得歌声之外的意蕴,理解歌声背后的价值情感与信仰追求。但她事后专门撰文声称:“有时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故意轻描淡写,让人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也就是说,当歌声蕴含的感情与她的政治观念不一致的时候,她就拒绝承认,“必欲去之而后快”了。
抛却内心而谈歌唱,剥离情感而谈音乐。龙应台,你真的懂“启蒙”的意义吗?
爱国是朴实的情愫。以什么样的形式表达爱国情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无论如何选择,爱国情感本身应当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与尊重。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香港历经了多少风雨、多少沧桑,但当一首《我的祖国》被提起时,仍然能引起共鸣,演变而成港大礼堂的“最强音”,这说明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