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反思小灯泡事件 怎样为悲剧画上休止符

2016年04月07日 08:59: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刚刚过去的4月4日是台湾儿童节。一个原本是小朋友最开心、一家同乐的日子,却因为前不久的小灯泡遇害事件,让台湾的孩子和家长们开心不起来。

  4岁女童小灯泡,在闹市街头、母亲身边惨遭割喉,震动台湾社会,也引发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人们震惊,因为凶手之残忍、冷血令人发指;人们震惊,还因为近年来台湾这样的随机杀人事件频发,没有特定目标、没有特定时间,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攻击的对象,社会大众成为惊弓之鸟,充满不安全感,让“最美风景是人”的宝岛蒙上阴影。

  台湾社会究竟怎么了?如何有效防范一再发生的随机杀人事件?台湾民众期待理性、深入的反思。台湾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表现显然不及格,有人总结出这样的模式:事发后,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大肆渲染,事无巨细报道嫌犯信息和犯案经过,反复播放愤怒民众暴打嫌犯的镜头。名嘴骂完嫌犯骂“废死团体”(指主张废除死刑的团体),骂完“废死团体”骂政府,骂完好像就解决问题了,直到下一次随机杀人事件的出现。

  每一次随机杀人事件后,“废死团体”都会成为箭靶。电视节目上,名嘴骂嫌犯和政府都没有反应,只有“废死团体”敢派人应战。双方你来我往,激烈交火,虽然大多属于各说各话、鸡同鸭讲,但气氛火爆、收视率高,电视台尝到甜头,节目做了一期又一期,焦点被转移到死刑存废这个法律界的经典辩题上,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反倒被忽略了。

  此次小灯泡事件后,小灯泡的母亲呼吁社会各界不要借此讨论死刑的问题,希望大家能从根本上思考,从家庭和教育着手,让凶手这一类型的人绝迹,小灯泡才不会白白地离去。恳切的呼吁让人们从喧嚣中沉静下来,反思台湾的教育和社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回顾岛内这些年的重大随机杀人事件,犯案者多为20岁至30多岁的青年,无业或工作不稳定,没有朋友、性格孤僻,与家人不和,部分人有精神疾病和吸毒前科。就家庭角度而言,有家长认为,台湾的教育取向是,什么好都不算好,唯有成绩好才是好!台湾的孩子只学习考试要考的知识,心理健康、道德价值观方面的知识没人教也没人学。台湾的父母上班工时长、薪水少,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社会上心理病态的人越来越多。从社会层面分析,有专家指出,近年台湾经济进入停滞甚至下行通道,社会阶层流动封闭,戾气和绝望情绪蔓延,再加上社区扶助网络的失灵,社会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未爆弹”随时可能引爆,造成伤害。

  如何让悲剧画上休止符?台湾儿童节当天,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发文指出,当局的短期举措是找出社区高危人群给予关怀辅导,并针对儿童的活动场所加强巡守。长期方面,必须持续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着手,进行生命教育与法令倡导,减少高危人群的产生。其言甚是,但经济社会方面的深层次原因,非一朝一夕可以建功,提振经济、让民众安居乐业,是台湾执政当局最迫切也最长久的课题。(王尧)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