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12月11日与南华早报集团达成协议,以2.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南华早报》以及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其他媒体资产。
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海内外和香港本土的多家媒体纷纷就此发声,分析阿里巴巴收购《南华早报》的用意以及《南华早报》将来的发展方向,许多西方媒体和某些港媒甚至还对《南华早报》今后的编辑独立性持怀疑态度,这种担心真的有必要吗?
为什么是《南华早报》?
还记得前不久马云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吗?标题是:建在假货上的千亿帝国。在国内企业界“形象好气质佳”的阿里巴巴到了海外以后,整天被人唱衰股价、批评挖苦,可以说,阿里巴巴的国际化之路走得并不顺畅。此情此景下,阿里巴巴集团尤其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然而,由于西方媒体一直带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看中国企业,收购国外媒体对任何一个中企来说都是阻力重重、难以成行。因此,在香港这个中国内地通向世界的窗口,选择一家有影响力的纸媒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就这样,《南华早报》被选中了。
《南华早报》于1903年创办,最早名为《南清早报》,到1913年改称为《南华早报》。它是目前香港销量最大的英文报纸,读者以政界、商界的高层人士为主,内容聚焦大中华及亚太地区,在业内久负盛名。这样的平台对于马云和阿里巴巴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为阿里巴巴全球化打造良好的环境,而且能让国际社会听见中国企业的声音。
在收购《南华早报》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也亲口阐述说:“即使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依旧有人不了解中国,不了解阿里巴巴。收购《南华早报》,是为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了解中国,也就会让人更了解阿里巴巴。”
今后打算如何发展?
收购后,蔡崇信在致读者信中说,阿里巴巴将把《南华早报》的深厚传统和我们的科技相结合,“创造一个属于数字科技时代的新闻业未来”。他说:“阿里巴巴在数字传播领域上的能力已经被证明,特别是在移动端,阿里巴巴有充分的技术和能力,让《南华早报》的内容生产更高效,超越地理位置,触达广大读者群。”
有媒体分析,《南华早报》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经营情况已不如以前。这几年,前东家郭鹤年家族投放到《南华早报》的资源越来越少,为了节省开支,不时推出新措施,如减少开支及聘请越来越多兼职记者,以致近年《南华早报》大批记者出走,报纸的水平下降。阿里巴巴收购后,有可能模仿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的手笔,改造传统媒体。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它为《南华早报》大胆开出“撤去电子报阅读付费墙”的药方。
今后,阿里巴巴可能与《南华早报》进行业务整合创新,比如尝试新型的售卖新闻信息方式,不再依靠广告等。蔡崇信对此信心满满,他说:“《南华早报》会以独特的视角带来丰富的新闻和透彻的分析,继续成为一家权威性的,记录在香港以及更广阔地区的成长、历史、创造和文化的报纸。”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