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上海徐汇区台办组织的社区干部台湾行成果分享会,感触颇多。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往来的日益密切,两岸人员往来特别是基层民众的往来日益频繁,基层民众的互动交流已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感到,认真组织好以街道、居委会为主体的基层对台交流尤其重要。
首先,基层交流是两岸交流由“小众化”向“大众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台工作还是由专业部门、专业人员从事的一项“小众化”工作,民众的参与度不高。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经贸往来增加,特别是两岸旅游的开放,两岸民众的往来日益增多,去年大陆赴台旅游人数达到近千万人次。这种密切交流,增加了两岸民众互相了解的机会,让两岸人民直接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血脉亲情。但这种交流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引起两岸民众生活方式上的冲突。所以,深化两岸交流,既需要民众间的自发交流,又需要有组织的“大众型”交流方式来提高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的水平。两岸社会管理中最基层组织间的交流,不失为两岸交流中“大众型”交流的一种好形式。
第二,基层交流内容及形式的内生性能推动交流活动持续开展。
基层交流的内容,都是由基层及民众生活中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如社区管理、社区环境的建设、老龄化社会的社区应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甚至是垃圾分类处理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琐事。这些问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区干部必须天天面对的问题。
台北、上海在社区治理、社会民生发展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社区干部有很多共同的体验,相通的记忆和经验。他们在一起交流不会有政治上的障碍,话可以说到一起,事可以做到一起,感情可以交流一起。通过交流,上海社区干部甘愿奉献默默为居民服务的思想感染了台湾来的里长们,而台北里长“欢喜做、甘愿受”的工作理念也感染了上海的居委会干部。台北基层社会的垃圾分类、社区营造的方法传给了上海的居民,上海居委会组织居民开展各种活动的方式也展现了上海人多彩的生活。
这种交流增添了沪台居民对两地生活方式的理解,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认同,增添了两岸一家亲的认识。民众参与两岸交流的积极性带动了起来,两岸民众像亲戚一样走动起来了。可见,由民生内生出的交流项目,由亲情贯穿其中的交流活动,具有可持续性。
第三,成果分享扩大了交流效果调动了各方参与两岸互动的积极性。
让到台北参访的居委会干部讲参访收获的成果分享会,更是扩大了基层交流的效果。社区干部相聚一堂,由到台湾参访的居委会干部讲台湾社区营造,讲台北里长一天的工作,讲台湾的社区基层民众参与社区的管理,既有情况介绍,又有理性分析,还有借鉴里长工作经验做好为居民服务的打算。这种成果分享,使没去过台湾社区的社区干部也感到了台湾社区营造的一些好的做法。同时也使各级管理部门看到了,两岸交流从基层做起,既是做台湾人民工作,也是推动我们基层治理的一个好方法,它有效地把两岸交流与现实工作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调动了各级参与到两岸交流活动中来的积极性。
总之,基层交流是两岸民众心的交流的的一个好方法,是增进两岸人民之间了解的好途径,应该创新形式、长期坚持。(作者顾祖华,系上海市台办干部)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