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县原住民社区道路两旁绚丽多彩的壁画墙。本报记者 王尧摄
恢复被毁坏的山林、寻找流失的传统技艺、关怀社区老人、营造友善商圈……这些看去互不相关的事情,在台湾,都能装进一个“筐”——社区总体营造(简称“社造”)。
1994年,台湾开始推动“社造”。20年间,从偏远农村到繁华都市,一个个独具创意的案例,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人与人之间的关怀,“社区营造,把台湾最温润的一面,用最现实的方式展现出来。”台文化部门一位负责人这样评述。
发现生态、自然的价值
南投县埔里镇的桃米里1999年在“9·21”大地震中受到重创。对于灾后重建,在相关机构指导下,当地居民决定以自然生态为主题重建家园。因为这里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生态,包括19种青蛙、43种蜻蜓和60多种鸟类以及多种湿地生态植物。
桃米里的居民从书本上学习,考取生态解说员执照。他们在社区森林浴步道、水上瀑布、生态池和苗圃里寻找动植物,为来客导览。慢慢地,桃米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人们喜欢桃米里的原生态环境,白天,在乡间漫步;夜晚,去认识青蛙。
“绿屋民宿”的主人邱富添被称为“青蛙王子”。“我以前在台中经营洋酒,地震后在老家的旧址上建了绿屋。”他说:“开始我对青蛙一无所知,政府帮我们请专家讲课,让我们免费学习。现在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乡村之美,真的挖到宝!”
台湾从1994年开始推广“社造”,但初期各部门各自为政。“内政部营建署”推出“城乡风貌改造”,“环保署”推出“生活环境总体改造”,“卫生署”是“社区健康营造”……直到1999年“9·21”大地震后,“重建会”集协调、审核、决策、推动、监督等权责一起推动社区营造。2000年,台行政部门设立“社区总体营造推动协调委员会”,将“社造”整合起来。相应地,各地方则成立了“社造”协会、“社造”大队。
台东县鹿野乡永安社区2001年自发成立“社造”团队。他们花了近十年时间,让原本贫穷落后的农村,化身为东台湾最大的茶乡、飞行伞等休闲旅游的重镇。
永安社区同样做足了生态资源的文章。2006年,当地居民在相关部门协助下,合力打造了玉龙泉生态步道。永安社区发展协会总干事廖中勋介绍,步道全长1100米,他们依地势修建了独木桥、生态池、亲子戏水区,又发挥创意用废旧轮胎做成了花轮步道,以及可以签名的生日阶梯廊道, 吸引不少城市游客。
不仅如此,永安村的“最高学府”永安小学,拆除围墙,广种原生种植物,复育蝴蝶和甲虫,成为永安自然生态园区。而永安社区的阿美部落永昌,半数以上居民将自家庭园以竹篱笆美化。社区道路两旁,高大的茄冬树形成一条绿色隧道,漫步其间别有味道。再加上飞行伞项目、观光茶场,以及用废弃房屋改造专为背包客以工换宿的鹿寮客栈,永安社区已成为台湾十大经典农渔村之一。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