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对台电波穿越60年 台胞偷听“敌台”的日子一去不返

2014年08月21日 07:54: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亲爱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徐曼,今天又通过空中电波和您相会了。我是您的朋友,您的好朋友,每天我将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您服务。”对着记者的话筒,75岁的徐曼一如30年前那样,播出了《空中之友》的节目开场辞。她饱含深情、温婉圆润的声音,让人一下理解为什么对台广播当年曾感染了那么多台湾同胞。

  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近日在京举办的纪念对台湾广播60周年座谈会。100余位老中青三代对台广播人,和台湾听众代表聚集一堂,讲述起那些令人难忘的电波故事。

  60年弹指一挥间。1954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20多位编播人员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组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当年8月15日,对台广播正式开播。

  “对台广播的电波像一道闪电穿越台湾海峡上空,进入岛内的千家万户,成为两岸军事对峙时期,唯一能够进入台湾岛内的传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回忆。在当时的台湾,大陆的对台广播是“敌台”。“台湾同胞收听中央台的节目,都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徐曼说。

  老台胞王友定生于浙江黄岩。他20岁离乡参军,后随国民党到了台湾,一去就是30多年。“我天天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终日闷闷不乐。直到有一天,有个好朋友告诉我有对台广播。从此每到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收音机。”讲到此处,88岁的王友定仍难掩激动,“收听对台广播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从对台广播中,王友定连听了好几遍,了解到大陆欢迎台湾同胞到大陆旅游探亲,“我萌生了回乡探亲的念头”。

  1979年,台湾开放到香港等地观光,王友定带着妻儿,以到香港旅游的名义,冲破重重障碍,回到黄岩定居。“假如我现在还留在台湾,就不可能有这么好的身体。因为我肯定过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苦闷日子。”老人感慨地说。

  1981年元旦,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开播,这是大陆第一个主持人形式的广播节目。《空中之友》变以往对台广播中生硬的政治宣导,为平实柔情的交流。徐曼说,“想到他们想念家乡的一切,我就怀着同胞情、同胞爱,跟他们聊天,通过电波送去大陆同胞的问候、关心和想念。”

  “‘徐曼小姐’轻软甜美的声音、节目客观平实的内容如春风化雨,融化政治坚冰,发挥了不可思议的影响力!”《空中之友》另一位主持人冬艳说。

  《空中之友》《亲友信箱》《神州旅游》等一系列对台广播的节目,在台湾听众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回家探亲的台胞竟然要先到北京看望了主持人再还乡。90年代初,旅行社将载着台湾游客的大巴停在广播大楼门口,把这里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冬艳介绍。

  冬艳还讲述了另一个真实故事。1984年,在广东,一位回乡奔丧的老台胞告诉她:一年前的一个凌晨,这位孤身在台湾的老人,恍惚梦见故乡的祖屋,听到年近90岁的老母的呼唤。他从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便起床打开收音机,像以往一样收听对台广播。听着听着,他惊呆了。收音机中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家乡的方言、烂熟于心的语气,还有几乎只有至亲才知道的他的小名儿——这是母亲的声音!他不敢相信,抱起收音机,放在耳边仔细再听,真的是母亲!那一刻,他双膝跪在地下,抱着收音机,像抱着母亲一般,泪流满面。这不可思议的经历,让他义无反顾,克服万难,终于回到家乡,见了母亲最后一面……

  一段段过往的辛酸,更让人体会和平的幸福。当两岸从隔绝对峙走向和平发展,再难有媒体能享受当年对台广播如此的殊荣。报纸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为两岸同胞架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沟通桥梁,国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在座谈会上表示,“对台广播见证着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沧桑巨变,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续稳步向前推进,为对台宣传与对台广播的开拓奋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今天,对台广播已从当初每天4小时、发射总功率只有几百千瓦,发展到每天播出38小时20分钟、发射总功率达4700千瓦。秉持“两岸一家亲、同圆中国梦”的理念,对台广播不但制作台湾同胞喜爱的节目,还与台湾媒体展开多项合作——台湾同胞那些偷听“敌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记者 孙立极)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