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教授惊悚言论激起岛内千层浪

2013年09月25日 08:3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大学教授薛承泰近日谈两岸大学生竞争力落差的言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岛内引起热烈讨论。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勤奋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但却是关键因素。两岸学生其实各有所长,理应互相学习,但倘若台湾学生以“创意优胜”为自己偷懒找借口,那才是台湾学界真正要忧虑的。

  评论摘编如下:

  台湾大学教授薛承泰近日谈两岸大学生竞争力落差的言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岛内引起热烈讨论。薛承泰说,假如早上8时到大陆走一趟,就算不是北大、清华等名校,在其他大学校园里也能看到许多学生进入教室准备上课的积极态度,反观台湾的校园,课室里多半是空荡荡,这种落差十分“惊悚”。无独有偶,桃园一所大学教英语的教授在开学日走进课室时,惊讶地发现课室里空无一人,一度以为自己找错地方,后来才知道该班学生集体逃课。

  自台湾于2011年开放大陆学生入岛深造后,岛内关于比较两岸学生竞争力的话题不绝于耳。而薛承泰所说的“陆生较台生勤奋”的现象也非“新闻”,倒是其“导弹论”语惊四座。有人认为他言过其实,大陆学生学习积极,但台湾学生有创意,竞争力不逊大陆同龄人;但也有人对台湾学生的懒散态度表示忧虑,担心长此以往,台湾未来的竞争力有如江河日下。

  上课出勤率高低是反映学生学习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指标,由此也折射出两岸学生对教育机会的珍惜程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高校每年的平均录取率维持3成左右,当时能迈进大学校门的都是精英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即使自1999年起大陆高校开始实施扩张以来,录取率也只是提升至6到7成。换言之,有1/3或1/4的中学毕业生无缘继续求学。反观台湾,高校扩招速度过快,竟出现“僧少粥多”的现象,大学录取率几乎100%。甚至有学校招生不足,成绩只有十多分的考生也获录取。因为入学门槛低,岛内一些学生入学后自然对“唾手可得”的大学教育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态度。

  此外,台湾产业结构失衡,虽然以高科技产业闻名,但却有6成就业人口从事服务业,而且这些人长期处于低报酬的工作环境。日前据台当局最新数据显示,台湾雇员今年上半年的实质薪资倒退至16年前。经济复苏缓慢、薪资停滞不前,也使台湾一些青年学生失去了奋斗目标。

  有分析说,单以上课出勤率来判断两岸大学生竞争力高低,并不客观。不可否认,勤奋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但却是关键因素。它代表的是一种认真、负责、积极的人生态度。两岸学生其实各有所长,理应互相学习,但倘若台湾学生以“创意优胜”为自己偷懒找借口,进而自我感觉良好,那才是台湾学界真正要忧虑的。

  薛承泰的“导弹论”可能有点夸张,但他真正忧虑的恐怕是台湾社会的未来发展。当下大陆经济实力不断上升,而台湾经济却每况愈下,但作为台湾社会未来栋梁的青年大学生却似乎未觉察这种不妙的势头。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