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比赛,余音袅袅。台湾《联合报》今日发表评论说,这项活动最大的趣味,是把两岸的竞合关系从政治和经济推向了平民文化。
评论摘编如下:
《我是歌手》比赛,余音袅袅。虽然两岸观众或许在意的是名次的先后,但这项活动最大的趣味,是把两岸的竞合关系从政治和经济推向了平民文化。
过去台湾艺人应邀上春晚或举办演唱会,均属“尝鲜”的演出;像《我是歌手》这样由知名歌手同台肉搏,则是首见,引起两岸观众的高度关注。就比例看,决赛7名选手中有4人来自台湾,演唱曲目以台湾创作居多,台湾流行音乐界在两岸的地位应无可置疑。
有趣的是,当台湾观众为林志炫、杨宗纬等人未能夺冠而耿耿于怀之际,这几位台湾歌手却为高曝光带来名利双收而笑逐颜开。从竞赛的脉络看,两岸观众都有“不能输”的心情;但在表演者的立场,歌手需要的就是舞台和市场,《我是歌手》节目提供了一个绝佳平台,选手在此将歌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展现了风采,也得到掌声与回报。
这倒不是在歌颂市场,但若没有商业的支持,这场声光配乐俱佳、舞台效果超群、群众感染力十足的表演,也就无从诞生。那么,台湾歌手和音乐的实力,又如何在大陆舞台被看见?再说,歌手和观众的眼界,也需要透过不同的刺激来提升,这次香港及韩国歌手都曾现身高歌,台湾观众不能看不见别人。包括林志炫最后是否输在选曲太重技巧而轻忽听众共鸣,也是他必须思考的。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