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情杀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

2012年03月12日 10:2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一名失业的29岁男子,持刀砍杀16岁、就读初三的许姓女友及其弟弟3人,造成少女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弟死亡,初二的大弟重伤住进加护病房观察,少女也受伤,引发社会高度震撼;未与3名姐弟同住的父亲事后赶到说,他实在不清楚女儿的交友情况,发生这样的事令他悲恸莫名。 

  台湾《中国时报》10日发表社论指出,爱情是现代男女人际关系里最大的挑战,随着两性关系的愈为开放,这些年来,情杀案件却不断增加。前途迷惘的年轻人,亲子疏离的青少年,选择挂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渴望有爱,却又与爱距离如此遥远,或许情杀就这样发生了。

  社论摘编如下: 

  今年1月间,一名在日本游学的青年,也疑似因为感情事件,杀死了两名同在日本游学的女同学,并且在警方逮捕时自杀;3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下了未解的谜团,令外界、更令家人痛心。事发不过两个月,竟又发生许姓姐弟遭砍杀事件;事实上,同一时间,花莲一对情侣在平交道上吵架,因为吵得太凶,没注意到一列火车驶近,即使司机鸣笛警告,两人仍继续吵得不可开交,列车虽经紧急煞车,但仍造成男生当场撞死,女生多处骨折重伤的不幸。  

  到底有什么事情可让两个年轻人吵到连火车驶来都不管;有什么事情可让年近30的成年男子,连续对3名未成年孩子重下毒手,甚至众人在旁也无法抑制疯狂;有什么事可让一个年轻男子在清晨即出手杀人,连不相干的室友也不放过?事实上,他们连自己都不打算放过。这些年轻人的爱与愤怒,或者说,他们的恨与无知,何者更深更重、更强烈?  

  爱情是现代男女人际关系里最大的挑战,随着两性关系的愈为开放,这些年来,情杀案件却不断增加。值得留意的是,不少情伤或者情杀事件的男主角都是30岁,这理当是够成熟、理性的年纪了,但为什么却有这么多人堕入情感的漩涡里走不出来?因为他们打不开情结,甚且连累了无辜的人,造成数个家庭的破碎。如果在事发的当下,他们愿给自己再多一分钟的冷静,是否就可以阻止这些悲剧?  

  对许多年轻世代来说,“30而立”似乎已如神话,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工作的他们可能是仰赖父母经济支援的“啃老族”;可能是对真实世界怀有某种疏离甚至恐惧的宅男;可能是对人生缺乏长远目标的“草食男”,当这些本来应当有美好未来的年轻男子,被各种因素卡在人生某个自认为没有出路的阶段时,挫折、苦闷与焦虑,即可能激化了他们对爱情或者性关系孤注一掷般的全盘仰赖,因而无法承受其中的任何失败、不如意,容易走上极端。  

  台中许姓姐弟是单亲儿。父母离异后,与母亲同住,母亲过世后,长时间在大陆做生意的父亲无暇照顾,曾列入“社会局”高风险家庭,但因父亲提供经济资助,而又有名为亲友、实为母亲过去男友的长辈协助照顾,生活无虞,因此“社会局”已于去年结案。少女沉迷网络,认识朱姓凶嫌,甚至因人生经验不足,竟将家中钥匙交给男子,让朱姓男子可在姐弟还没有回家前,就先埋伏在许姓少女家里,终至逞凶。可能很多人会遗憾社服工作为德不卒,没有顾好许姓姐弟的辅导工作的最后一里路,而发生难以挽回的事故;在社服资源有限下,社工人员进行了18次家访,或许也算尽了力;但3个未成年的青少儿独自居住,甚且,如果家访了18次竟仍不知少女有一位交往达3年、较她年长13岁的男友,或者知道了也未觉察其中有格外令人担心之处,那也必须说,这样的访谈能力与内涵实在有待加强。  

  当然,良好而亲密的亲子关系还是导正孩子行为最关键的力量。许父没有跟孩子住在一起,不了解女儿交友状况;台铁痴汉列车在网上揪团,未成年女主角“小雨”因好玩而参与,她虽与母亲同住,但母亲平日忙于工作,就算是天天进同一个家门,小雨的妈妈也不了解女儿交友情况。根据“中华白丝带关怀协会”2011年的调查,调查中问及爸妈是否可以正确引导孩子上网行为时,90.9%的家长自认可以,却只有19.7%的青少儿赞同。看来,孩子们已越来越不认同家长有能耐可以正确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前途迷惘的年轻人,亲子疏离的青少年,无时无刻,他们选择挂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是如此渴望有爱,却又与爱距离如此遥远;情杀悲剧或“性趴”闹剧,或许就这样发生了。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