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昆曲热”更胜从前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中的唱词幽幽切切,煞是婉转。
5月5日至8日,上海昆剧团与台湾昆剧团在新北市联袂推出“西墙寄情”昆剧系列。
“台湾观众非常热爱昆曲,具有专业的鉴赏水准。”上海昆剧团领队谷好好说,“此次演出的剧目包括《寻亲记》、《西厢记》、《墙头马上》3出大戏。台湾戏迷大饱眼福,大呼过瘾。”
“1992年,我首次到台湾演出,那时就感觉台湾的观众十分可爱,他们对昆曲的执著和迷恋,深深打动了我们。”上海昆剧团著名演员蔡正仁说,一晃快20年过去,台湾的“昆曲热”势头更胜从前。
说到台湾昆曲的演员,蔡正仁赞扬说:“这些年轻演员们能吃苦、肯用功,特别是他们识工尺谱的能力,比大陆年轻演员还要强。”
“今年是昆曲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周年。两岸昆曲艺术家同台演出、相互砥砺,是对昆曲申遗成功10周年最好的祝贺。”台湾昆剧团团长洪惟助说起此次合作难掩兴奋之情。
昆曲细腻、优美,唱词典雅,且歌且舞。有人说它是雅乐,好似深谷幽兰。“在台湾,文化人士和年轻人格外喜爱昆曲。对他们来说,昆曲是一种沉淀,是一份淡然,也是时尚。”洪惟助说。
上世纪90年代,洪惟助等几位昆曲爱好者策划了一项“昆曲传习计划”,邀请大陆昆曲院团的艺术家赴台教授昆曲艺术。一连6届的“昆曲传习计划”在京剧演员和曲友中培养了一批“昆曲演员”。先后有40多位大陆昆曲表演艺术家赴台授课,还有多名笛师、鼓师也在台湾培养了一批昆曲的乐队成员。2000年,洪惟助组织了台湾昆剧团,成为台湾的一支昆曲生力军。
“别看台湾昆剧团名气大,但剧团一个专职的演员也没有。”洪惟助说,剧团所有的成员都另有其他职业,其中主演很大一部分是职业京剧团的演员。不仅是台湾昆剧团,台湾其余的七八家昆曲院团和曲社,都因为财力有限所以没有自己的专职演员,笛师、鼓师往往要身兼多职。“这些年来,他们坚持下来并且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大家都是凭借着对昆曲纯粹的一腔热情,这股热情有增无减。”
培育昆曲传承的新生血液
“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翻……”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长生殿》、《牡丹亭》的优美唱词为许多昆曲爱好者喜爱。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是中华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
“大陆很多剧种的剧团到台湾演出,昆曲最受欢迎,观众大多是20岁到40岁之间的年龄。”台湾著名作家、“昆曲义工”白先勇说,台湾保留了很多大陆一度忽略的好东西。在台湾,他的身边有一支昆曲义工大队,包括书法家、画家、设计家、文学家等很多朋友都积极投入到弘扬昆曲的“伟大事业”中,乐此不疲。
近年来,白先勇以自身文化名人的号召力,集合大陆和港台地区的艺术家,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他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4月以来在台湾、香港、北京、上海及旧金山、洛杉矶、伦敦等地巡回演出,在年轻人中掀起了昆曲热。
“昆曲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课程很合适作为启蒙课程,它结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是一个综合艺术。”白先勇说,他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开昆曲课,让大学生亲近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美。
“北大学生反应很热烈。但在台大,大学生的热情更是出乎我的意料。”白先勇说,台大第一次开昆曲课,不到3万学生的大学居然有2400个学生公选课来选,没有那么大的教室,只能用电脑去选了450个学生,空前热烈。
“昆曲很美,打动人心。”岛内学者表示,昆曲已成为两岸年轻人认同民族文化的标志,希望两岸共同努力,培育昆曲传承的新生血液,使昆曲这一中华文化瑰宝能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徐蕾)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