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晚报》8日发表社论说,去年的“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PISA),台湾成绩不理想,阅读、数学、科学三项都名次大退步。尤其相较于第一次参加就三项都拿冠军的上海,台湾却背上“华人社会成绩垫底”的大帽子,让岛内教育界很多人觉得没面子,不免又批评、又检讨起来。
社论说,有个基本概念首先应弄清楚:教育领域里的任何评量或竞赛,成绩退步,不必然是坏事,正可用来理解自己的短处和改进空间;最怕是眼里只有“拿第一”的目标,以“会考试”为主要的磨练手段。这次PISA成绩不佳,据报道,台当局“教育部”的对策是找专家学者研拟PISA的模拟试题,打算让学生加强练习,以便下次更加熟悉题型。果真如此,“教育部”的心态正代表了台湾教育失败的缩影,整个教育过程都是走错方向用错力!
“走错方向用错力”,这是媒体调查岛内初中教育现况,比照国际趋势,所归结出的当前台湾教育的盲点。以语文教育而言,不管是教育本身的目的或国际评比重点,本来都为推进学生的“能力”,包括思考、判断、解读、表述等种种能力。但台湾教学主要仍在填塞信息,很多老师承认,加强背诵和反复练习,比较容易在考试中拿高分。所以当台湾学生遇上PISA这种题型灵活、强调理解的评比,当然不易表现出色。
台湾现在已有不少开明的家长和老师,把PISA这类测验当作对于台湾教育的体检,希望借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尤其当今知识流通的趋势和旧时代完全不同,以往被认为求知优势的“博闻强记”,如今“谷歌”一下人人唾手可得。换句话说,靠着背诵所练出的“考试强项”,于日常生活少有用处,甚至剥夺了年轻孩子自由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最近广受各界悼念的广告人孙大伟,创意工作表现杰出,在当年教育环境中却曾受老师评语“该生素质太差”,正是用来检讨学校教育得失的一个鲜明例子。
社论最后说,PISA成绩不佳,没有太大关系;有关系的是应反省,台湾的教育是否真的走错方向用错力。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