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障两岸三通、共建平安海峡”为主题的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16日举行,为期一小时,取得了圆满成功。你好台湾网近日对此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一件好事终于办成了,但是切莫只练于一时,为了将来用于一时,应该构建起两岸海上联合搜救常态和长效协作机制。
文章说,两岸实现全面“三通”和签署ECFA之后,两岸之间形成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局面。与此同时,台湾海峡之间由于人流、物流日益密集,威胁台湾海峡海上运输和作业安全的各种突发性、不确定性、非传统性影响因素也日益增多。“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大三通”时代,在台湾海峡之间,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强两岸合作,将威胁和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实属必然,两岸相关搜救部门之间进行联合演练就在于防患于未然。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此次演练是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力量在两岸“大三通”后,首次围绕台湾海峡海上运输和人命财产安全举行的联合演练,标志着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合作在闽台海上搜救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一大步,必将成为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合作历史上新的里程碑,也将成为海峡两岸深化交流合作的新起点。
也有评论认为,此次演练为两岸军事合作开了一个好局。比如,中国社科院资深研究员李家泉认为,这次演练可说是起步、是开始,有利于减少双方的一些顾忌,是两岸军事合作的一个好开局。此前,台湾《中国时报》援引权威人士的话指出,此次演练虽然不具有“军事互信”的实质,但却能为两岸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打下基础。该报道进一步指出,此次演练是为“大三通时代”做准备,同时又能增进两岸在安全领域的互信。
文章最后说,固然,海上搜救作为非战斗军事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演练有一定的两岸军事合作的意义。但眼下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台湾海峡海上运输和人命财产安全一旦真的发生状况,我们两岸海上联合搜救如果进入了实战,是否能够取得和演练一样的成功?为了取得和演练一样的成功,我们应该做什么?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