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湾电影:从自说自话到自醒自救

2010年07月21日 09:47:00  来源:
字号:    

  商业化,不忘本土特色

  台湾电影人从残酷的票房现实中意识到,“自说自话,自我欣赏”已经走进死胡同。电影不卖座就没有投资人拿钱去拍片,没有资金作保证,影片质量就会下降,恶性循环让台湾电影人开始“自救”。2000年后,台湾电影在坚持本土特色前提下,注重娱乐性迎合市场。

  2008年,台湾本土电影终于有了不俗表现。《囧男孩》、《一八九五》、《九降风》、《停车》等电影浸透着浓郁的台湾风情和乡土气息,口碑和票房良好。而魏德圣执导的电影《海角七号》更是创下了台湾本土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的5.3亿元新台币票房。

  2010年2月12日,具有鲜明台湾特色的电影《艋舺》再传捷报,仅6天,全台票房即破1亿元新台币,破亿速度为台湾本土片史上之冠,并打败《阿凡达》,成为票房冠军。“很多台湾人看完影片,回想起17岁的自己。”《艋舺》导演钮承泽说,“那个年代的纯真回忆中,交织着无惧及单纯。”

  “台湾本土电影的环境,过去就像一个躺在床上快死掉的病人。”魏德圣比喻说。2008年被《海角七号》电击了一下后,一下子心跳指数飙到最高点,给大家一种也许会活过来的感觉。2010年又被《艋舺》大大刺激了一下。”

  叫好又叫座,让台湾观众开始重新关注台湾本土电影,投资商也对台湾电影重拾信心。“台湾本土电影在商业市场上断层少说有15年,直到这几部卖座电影出来,大家才发现,原来台湾本土电影也能赚钱。”台湾导演李岗说。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