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湾电影:从自说自话到自醒自救

2010年07月21日 09:47:00  来源:
字号:    

《艋舺》剧组在台北电影节上的合影。

  台北电影节于近日在台北举行,包括台北电影节主席侯孝贤、知名导演张艾嘉、钮承泽、王小棣以及人气偶像阮经天、赵又廷、桂纶镁等明星皆盛装出席典礼,现场星光闪闪。明星和导演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支持台湾本土电影。”

  太“文艺”,观众不买账

  说起台湾电影,很多人会说,那是一个非常文艺化的圈子,内敛而富于人文关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电影在华语电影圈风头无两。在鼎盛时期,台湾电影一年的产量是200多部,仅次于好莱坞电影。

  可惜好景不长。1985年后,各大电影公司的制片量一路下滑,直到2001年,台湾仅拍了11部影片,这些影片的票房只占了台湾电影市场的不足1%。

  “上世纪60年代,我拍摄了《蚵女》和《养鸭人家》两部颇受好评的影片,成功的秘诀在于它们都是具有本土特色、反映百姓生活的影片。”曾执导过《汪洋中的一条船》的导演李行说,“后来,随着胡金铨、张彻等香港电影人来到台湾发展,带来了一股武侠风。直到上世纪80年代,取而代之的是由琼瑶作品改编的爱情文艺片,直至拍滥。跟风现象严重,自然会远离观众。”

  “好莱坞电影和香港片的夹击,以及台湾电影人对主流市场反应迟钝,让台湾到了只能端着文艺片说话。”台湾著名电影学者黄江丰表示,太浓重的文艺腔让观众审美疲劳。“有一批台湾电影导演拍片只是为了去参加国外电影节,很少考虑观众的需求。”

  侯孝贤说,在他和杨德昌等人成名之后,太多艺术学校的学生都持有这样的观念:拍艺术电影才算是电影,而迎合观众去拍摄一些东西,绝对是垃圾。结果,当各种实验性文艺片蜂拥至影院,直接导致了观众的乏味。“当这些导演有心迎合观众来拍摄一些电影时,却悲哀地发现,不论如何去结构故事,其骨子里的那种文艺腔已经无法去掉了。”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