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论》月刊九月号发表社论《中华文化:两岸融合的精神纽带和桥梁》。社论强调“要发展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植根于包括台湾文化在内的中外现代文明的新元素、新思维、新价值、新观念,结合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创造出一种既有现代精神又有传统文明精髓与内涵的新型文化体系,从而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体系中最具有普世意义的灿烂文明。在这个过程中,两岸通过和平发展逐渐统合,融为一体。” 文章内容如下:
七月上旬结束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以文化作为两岸论坛的主题。论坛达成的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等六点共同建议,开启了两岸文化合作的新篇章。正如有识之士所言,在“经贸两岸”之后,“文化两岸”的时代宣告到来。
文化历来是一个伟大国度的立国之本和历史传承的精神纽带。巍巍中华,泱泱华夏。这个延续了五千年历史,纵横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汇聚着 56个不同民族的13亿民众,却能和平相处,和睦相居,和谐相融;长期维系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上也属仅见。其所恃、所秉者为何?究其根本,曰:唯中华文化也。
神奇的中华文化,千百年来内化为亿万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积淀、发展并形成他们的共同伦理、价值观和行为信条。台湾同胞亦属炎黄后裔,文化血脉相连,如马英九先生所言:“善良、正直、勤奋、诚信、包容、进取这些传统的核心价值,不但洋溢在台湾人的生活言行,也早已深植在台湾人的本性。”这也是胡锦涛判断“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的依据。
正是由于中华文化“根深叶茂”,致使“台独”的“去中国化”反而成为他们的噩梦,成为他们遭致政治惨败、落下文化笑柄以及失德败政、贪腐舞弊的根本原因。“台独”的失败,说到底,是与他们违背人心、民意以及时代潮流分不开的,是他们对抗中华文化的必然结果。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持久,能深入人心,能融合、包容乃至同化异类文化,在于其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和丰厚的精神内涵。在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中,“仁爱”、“和”与“包容”是其中最精髓、最值得传承的内容。
对于“仁爱”的领会和阐扬,演化出当代中国“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成为中国在处理国际、国内事务的基本准则;这也是今天海峡两岸执政者的共同实践和主张。
学者指出,“和”的概念包涵了“以和为贵”、“和谐共生”以及“和而不同”的内容。这相辅相成的 “三和精神” ,孕育了当今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战略理念;这个基本理念,运用于两岸关系中,则构成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两岸关系大思路。正是在这个大思路的指引下,实现了国共再度携手合作,有效地遏制、扭转了“台独”恶性发展的势头,使岛内政局出现根本性改变;而两岸关系也因此发展迅速,达致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阶段。
而“包容”,是中华文化最富有魅力的部分。包容不仅要有“海纳百川”之量,更需有“和而不同”,容忍异端之胸怀和气度。正是秉持这种恢弘的文化态度,所以“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华文化就能够不断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历经劫难而不断延续,发扬光大,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生存至今而又依然蓬勃发展、生机盎然之国度。
今天海峡两岸要搭建“文化两岸”的桥梁,要打造两岸共同精神文化家园,首先要从文化载体——文字入手,实现两岸文字同化。具体而言是落实“识繁书简”,两岸共编字典、词典,求同存异,逐步缩少差异,使两岸民众在学习和使用方面更为便利。
其次,同时,要继续强化两岸各领域的文化交流合作,尤其要加强新闻传播媒体——两岸民众的“耳目喉舌”的交流与合作。新闻媒体既是文化传播工具,又是创造新文化的重要平台。
第三,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依托中国大陆庞大的市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文化的软实力与经济的推动力结合起来,将中华文化通过经济方式推广到全世界,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品牌和产品。
最后,要发展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植根于包括台湾文化在内的中外现代文明的新元素、新思维、新价值、新观念,结合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创造出一种既有现代精神又有传统文明精髓与内涵的新型文化体系,从而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体系中最具有普世意义的灿烂文明。在这个过程中,两岸通过和平发展逐渐统合,融为一体。
这是海峡两岸所有中国人的历史责任,也是“文化两岸”的终极目标!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