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风登“陆”20年 陈水扁拦得住吗?

2007年11月22日 15:53:00  来源:
字号:    

 

   十月二十三日,常住上海的近百名台商太太“组团”考察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规划。这是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后,沪上最大规模的“台湾团队”造访上海世博局。台商太太们来自沪上最知名的女台胞社团“移居上海太太俱乐部”,她们相约为上海世博会当义工。 中新社发 许晓青 摄
   

   英国BBC中文网19日刊登题为“阿扁啊,游过去的台湾人不少啦”的文章指出,居住在上海的台湾人早把自己当作这座城市的新主人,种种事实表明,两岸交流成为大势所趋,无论“游过去”还是“游过来”,陈水扁最终都无法遏制。原文摘录如下:

  上月听上海女友石磊说了一件事。一天中午,她肚子饿了,走过古北小区的兰桂坊,便想吃碗面条。进门一看,满坑满谷的寻芳食客,找座位是用抢的。她一个人左支右绌,正在愁苦,服务生招手唤她,“喂,侬(你)一个人,过来跟人家拼台子。”她听见召唤,奋力挤过去,在一张小圆桌的一角坐下。她饿得有点胃疼,等着黄鱼面上台。在无所事事的空白里,她傻兮兮瞄一眼同桌食客。瞄完第一眼,在心里大叫一声老天,一台子齐刷刷的台湾女人。

  伊人们细声软语,在交流上海本埠羊绒衫的编织行情,她们翻出杂志,比着花样,交换着羊绒衫铺子老板娘的手机号码,掐算着编织袋档期和飞返台北大航期,信息之丰富,行情之鲜辣,听得她目瞪口呆。石磊说,关于本埠的生活细节,这些台湾太太,常常比上海女人更耳熟能详。就说这间兰桂坊,她跟上海女人讲起,十有八九是不知道的,而台湾太太,似乎人人晓得,个个吃过。终于等来了她的雪菜水晶黄鱼面,她对着这碗热气腾腾的心头至爱,俯首细尝,顺便也一眼一眼地瞄她的同桌食客,偷窥她们吃什么,想必都是兰桂坊里最拿手的那几个碟子。她心想,下次再来,自己值得试试。

  这时来了一位轻肥熟年女客人,热气腾腾而济济一堂地挨着石磊的左手坐下,是伊人们的同党,迟来了半步,坐下来,娇声道歉再三。要命的是,这位轻肥的台湾女人,吃了三筷,亲切地将一张白嫩嫩的脸,朝石磊偏过去。“哦吆,你们怎么不给我介绍,有新姐妹啊。”石磊一筷子水晶黄鱼,小心翼翼擎在半空,呆到张口结舌。对面的台湾女人们咯咯一笑,抢着说:“哦吆,薇薇安,那是陌生人啦。”又转脸对石磊说,“小姐不好意思哦。”一句陌生人,说得石磊心头一愣:“真不知道,谁才是这座城市的陌生人?是侬?还是我?”

  “台”风登“陆”

  居住上海的台湾人,虽是“新上海人”,却不再是这座城市的陌生人了。同语同根,他们很快就找到自己的位置,俨然成了上海的主人。在全球“谁搭上中国大陆谁赚钱”的态势下,台湾的男女老少,早就绕过意识形态的千山万水,或西进或北上,投资、居住、读书、旅游,先是福建,后是珠江三角洲,再是长江三角洲、环渤海、西部、东北部,正是“台风登陆”,谁也阻挡不了。

  当下的台湾,物价飞涨,民怨沸腾。11月10日,陈水扁在苗粟出席活动时,以讥笑的口吻回应民众指责:“太平洋又没有加盖,觉得中国(大陆)好,就游过去呀!”真是视民众如寇雠。

  陈水扁没看到这股登陆的“台风”吗?2007年11月2日是台湾当局开放台湾人去大陆探亲20周年的日子,20年过去了,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从无到有,由暗到明,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规模不时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据官方透露,截至2007年9月底,常住大陆的台湾人有40万人,定居大陆的台湾人1.8万人,两岸通婚27万对。


  交流是理解的前提。20年前,1987年9月15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冲破台湾当局禁令,绕道日本,到中国大陆采访,成为两岸隔绝以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2个月后,即1987年11月2日起,台湾当局允许部分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两岸开始融合。截至2007年9月底,两岸累计贸易总额达6933亿美元,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4327项,台商实际投资450亿美元;台湾居民去大陆累计达4583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超过156万人次;仅2007年6月底至10月底,经文化部审核、审批的对台湾文化交流项目就有238项、2025人次,其中大陆赴台交流项目95项、764人次,台湾去大陆交流项目143项、1261人次;2003年以来,两岸春节包机已四度飞航,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实现,2005年大陆民航客机完成56年来首次赴台飞航;截至2007年7月,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客运通航22000多航次,运送旅客237万人次……

  两个月前,福州举行“首届海峡百姓论坛暨闽台族谱展”,期间听台湾姓氏研究会常务理事林瑶棋说,台湾现有1900多个姓,其中前100个姓的人口占总人口的98.5%,他们绝大部分来自福建和广东。其实,两岸姓氏还有一个总根,这就是炎黄二帝。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

  “新上海人”概念

  台湾人登琨艳,到上海已经17年了。那时的上海,暗淡,安静。初到上海,他在《自立晚报》写专栏,对台北人发表他的预言:上海即将再起,台北即将没落。所有的人对他的预言都不以为然。他在1994年的《新新闻》杂志写了一篇文章,预言下一个世纪,不管你是在纽约还是在东京,如果你在上海没有工作地盘,你就不能算是第一流华人了。“新上海人”概念就是他提出的。这些年他在见证上海变化的同时,更期待自己在这里有所作为。他毫不掩饰喜欢上海:“在这里我住久了,当然会有一种人文和生活的关怀,关心这座城市,关心这座城市所有的聚落。我喝淀山湖的水,吃这里的饭。时间久了,肯定会喜欢这个地方,交很多朋友,不仅从个人生活上关怀这座城市,在我的专业里会更关怀了。”他的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规划、景观、室内、舞台、婚礼设计,还做工业产品设计。他第一个将苏州河边的仓库变成艺术工作室,掀起苏州河畔“艺术仓库区运动”。

  像登琨艳这样的台湾人,在毗邻上海的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昆山市就更多了。2005年昆山率先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短短20年,总面积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昆山,就从苏州所辖区县排名最后的“小六子”,连续2年成为中国(大陆)百强县之首,当年的农业县,如今聚集了500多家IT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计算机生产基地,产量占全球的1/4。台商正是昆山这座小城市“蝶变”的催化剂。台商成就了昆山,昆山也成就了台商。台资占昆山利用外资总量的60%,创造了昆山70%的工业产值和80%的出口。截至2007年9月,昆山累计批准台资企业3100家,增资项目1100多个,注册台资126亿美元,累计投资总额274亿美元,占大陆利用台资总额的1/9。

  前不久,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经澳门去珠三角考察,在澳门逗留期间出席了第四届世界华商高峰会高峰论坛。在接受传媒访问时,他谈到如何从经贸层面拓展两岸关系,他说:尽快推动两岸双向直航;开放大陆观光客去台湾;开放大陆资金去台投资;鼓励台湾开放金融业“登陆”,允许人民币在台湾挂牌买卖;放宽台商投资大陆的限制。他更呼吁,两岸携手催生“亚元”。这是大势所趋,“游过去”也好,“游过来”也好,陈水扁是遏制不了的。(江迅)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