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潇洒不羁的百面李敖

2005年10月09日 09:43:00  来源:
字号:    


  2005年9月23日,“李敖神州文化之旅”在北京开启的第五天,李敖在清华大学演讲之后,我再次见到李敖。

  接过他的名片,我低头细看,李敖的名片和他当年给我的那张名片一样,雪白的硬纸片上只有李敖两个宋体字,下面是他的地址和电话,没有大陆名片上常见的种种头衔。李敖确实是不需任何头衔的人,名片的空白之中体现着他的极度自信。

  李敖来了,仍是嘻笑怒骂,仍是锋芒毕露,仍是狂傲无羁。2005年9月,“李敖神州文化之旅”开锣于深秋北京,抢得无数眼球。脱下中式长褂的李敖,或一身深式西服,或一袭桔红夹克,显得精神气十足,只是头上多了白发,手中多了拐杖。岁月不饶人,即使如李敖这般强者。不老的,是李敖的洒脱心态。

  九年,似乎是冥冥之中一个定数。

  从1987年11月台湾开放探亲,到1996年我到台湾李敖家采访,整整九年。这期间,成千上万的彼岸同胞跨过海峡,寻根热、旅游热、经商热,热火朝天。而李敖却冷眼旁观,稳坐泰山。

  那次面对面的采访是一个契机,使我写出了《完全李敖》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经过考证,在封面的腰带上注明“大陆作家首访李敖之作”。

  从1996年到2005年,又是整整九年。李敖的七十大寿刚过,突然传来“李敖神州文化之旅”即将成行的消息,我将信将疑:何人能有如此能耐,能搬动“扎根台湾”的李敖?然而凤凰台真的有面子,居然把李敖请出了山。

  李敖还是李敖

  以“狂人”自许的李敖终于跨越海峡,占尽新闻要素。他的到来与其他政治人物不同,人们期待的是他的智慧、他的锋芒、他的内涵,而且是喜笑颜开的另类方式。先有李文笑语“美女相迎”,后有李敖调侃“航空小姐作伴”,65年来坐的第一趟飞机,在举杯笑饮中安然度过。一到北京机场,大陆记者果然很厉害:你以前说过不回大陆,这次为什么会来?李敖笑着说了五个字:我改主意了。

  李敖至今不曾否认他说过的话,这叫我很佩服。李敖有句名言,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九年前,我的确揣着一个疑问: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九年了,李敖母亲生前回过大陆了,李敖姐姐从大陆到台湾去过了,李敖的作品在大陆也出版这么多了,李敖为什么不能回大陆,尤其是回北京,看一看呢?

  当时,作为“走进台湾李敖家的第一个大陆作家”,我坐在李敖家的客厅里,背靠着一面墙的书籍,提出了我心头的疑问。

  李敖回答:“如果从感情层面,我以为回大陆‘重温旧梦’,可能是‘破坏旧梦’。那个旧梦没有了,我希望我不要有意破坏它。如果是理性层面,要了解大陆,不需要这么麻烦,不需要我亲临其境,我从很多资料中也可以了解。一定要直接了解吗?不一定。我们很内行的人不一定要直接了解。我的知识都是间接来的。”

  李敖心目的“旧梦”,是传统的,也是神圣的,包含着那种中国人原始的美德。“我可以告诉你,我不回大陆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所看到的那个五十年前的北京,现在没有了。我告诉你那个北京吧,你穷飕飕到他店里去,他一看见就知道你买不起他东西的,他会跟你说很客气的话,然后倒一杯茶给你。这个味道现在有吗?没有了吧?那是真正文化的、礼貌的,当然你可以说那是虚伪的,可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那种分寸捏得很准。那种文明,在海峡两岸都有过的,现在全部给撕裂了……”

  时隔九年,当我听到李敖在北大讲台上再次谈到他心目中的老北京,比豆汁儿更原味的老北京,寒风中送一杯茶给客人的老北京,我的心怦然而动。

  于是,我更能理解李敖,尤其看到了李敖在故宫稀世名画前的如数家珍,看到了李敖回到母校新鲜胡同小学的相赠古语,看到了李敖看望小学鲁老师时的单腿跪拜,看到了李敖对患癌少年的亲切鼓励,看到了李敖宴请小学同学的流露真情……

  李敖是经得起比较的,人格的比较。有的人在弱者面前是强者,不可一势,趾高气扬,而到了权势面前又是孙子,唯唯诺诺,低三下四。李敖却相反,他是一个憎爱分明的角色。诚如我在书中所写的:“李敖能分辨出,谁是好人,谁不是好人。你是羊,他也是羊。你是狼,他也是狼。你是老虎,他就是武松。”他的侠义胆肝的准则,在现代社会近乎于古典的做人之道,凸显着他的人格力量。

  可以理解的是,李敖说不回来也罢,李敖又回来也罢,他不是近乡情怯,也不是望断归途,痛惜的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深深的大爱。

  九年前的李敖,九年后的李敖,“与过去的我对话”的李敖,其实没有任何改变,还是那个一以贯之的李敖,还是一个不凡的形象。

  李敖式的肯定

  李敖在北京看望女儿李文,三分钟的拥抱,一千美元的红包,都被记者的镜头与笔头抓住不放。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女。改动一字:有其父更有其女。此话印在李文大作《我和李敖一起骂》的封面,扉页曰“谨以此书献给充满趣味、勇敢而又拥有顶级智慧的爸爸——您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学者。”

  我是从“后记”看起的。李文说到这本书的序言。李敖开始有些担心,但李文坚持,他不再反对,托他好友冯沪祥给李文带来照片和资料。李文要父亲写序,而李敖要她用《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当序。李文不愿意,她对冯沪祥抱怨:台湾许多不相干的人,爸爸都帮他们写序。我是他女儿,可他就是不肯写。

  冯沪祥说,其实这是你爸爸令人感慨、令人感动的地方。要他真实写你,有很多很复杂的心理过程,他可能不晓得怎么写,他是有点在逃避。后来,李敖对冯沪祥半开玩笑地说:“沪祥你写,免得我要写一些小文的缺点。”

  不轻易求人的李敖,之所以拜托冯沪祥,自然是有原因的,曾任台湾“立委”的冯沪祥,在李敖作为新党候选人参加“台湾总统大选”时,他是“副总统候选人”,他也是看着李文长大的,了解他们父女之间的感情,而且文采飞扬。冯沪祥对李文说:“你爸爸从没有要求我做过什么。我也很少帮人家写序,你爸爸既然开口,我会写的。也就是说,你爸爸还是希望这本书可以写得好。”

  我忙翻到前面,打开了这篇李敖首肯的序言,只见标题为“有其父,更有其女—李敖、李文父女剪影   冯沪祥”: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3年6月,出了一本精彩的李敖访问集,应该算是第一位大陆作家进入台湾,访问到李敖本人的作品。在这本作品中,作者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法,形容李敖:一百个读者的心目中,就有一百个李敖:嫉恶如仇的李敖,侠义肝胆的李敖;咄咄逼人的李敖,宽心待人的李敖;风流的李敖,忠诚的李敖;思想家的李敖,文学家的李敖;而李敖说他自己,本像一颗钻石是个多面发光的人物。

  这段内容,非常中肯地说明了李敖的多面性;至于李敖形容他自己本像“一颗钻石”“多面发光”,其实也并没有夸张……

  如此熟悉的文字,如此熟悉的比喻,我突然意识到,这里说的这本“精彩的李敖访问集,应该算是第一位大陆作家进入台湾,访问到李敖本人的作品”,认为“非常中肯”的描写,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写的《完全李敖》。由此看来,轻易不表态的李敖先生已经给予了难得的肯定。

  之所以我要写下这一段,因为九年间我始终关注着李敖。由于海峡两岸长期的隔绝,也由于某种思维模式,把李敖太政治化了。实际上,人为拔高李敖,对李敖也不是敬重,反而是嘲弄。至于自以为是,把李敖肢解一通,更是班门弄斧。真正欣赏李敖的犀利与温情,会懂得李敖最独立的是他的思想。李敖所解剖的不是某一种政治势力,而是深层次的人性,有着长久的文化价值。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展现了一个真实与坦荡的李敖。李敖做的许多事、说的许多话,别人学不来,也没必要照搬,但我们可以学的是李敖的人格力量和人生态度。如果你事业有成,风头正劲,可以学学李敖的智慧。如果你遭受挫折,心灰意懒,可以学学李敖的豁达。李敖终究无可复制,也无可替代。

  (来源:凤凰周刊2005年第28期;作者:傅宁军)

                                编辑:海航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内容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