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湾街区流行大陆地名

2002年08月29日 09:40:28  来源:
字号:    
  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给台湾留下了特殊的印记,台湾的路名和地名也是如此。

穿行在台北的大街小巷,如同穿行在大陆的某个地方

大陆人到台湾,总是感到非常亲切,无论是语言文字、饮食习惯,还是风土人情,几乎没有什么陌生和隔阂。而这其中,乡镇市街道的名称也总会引起大陆人的兴趣,因为它们大多以祖国大陆的省、市、县的名称和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来命名。

打开台北地图,看着一个个古老社区的街巷名称,你就可以发现广州街、南宁街、昆明街、贵阳街、桂林路、梧州街、长沙街、康定路、内江街等等再熟悉不过的名字。而且还可以发现,这些地名多是西南、华中、华南的城市,它们彼此相邻。这还只是一个缩影,台北的其他社区莫不如是。穿行在台北的大街小巷,就如同穿行在大陆的某个地方,很是有趣。除了这个,台北市还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条大路,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三民路”。

相对于台北,南部高雄市的街道横平竖直,棋盘格似的,其命名也有特色,从南到北依次为一心路、二圣路、三多路、四维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贤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第一次到高雄,我看完地图后,脱口而出“不如将‘三多路’改成‘三通路’”时,陪同我们的台湾朋友不禁哈哈大笑。在台湾,还有三条路是几乎每一个地方都会有的,那就是“中华路”“中山路”和“中正路”,个中原因,我想不难揣摩。

以福建“泉州”命名的地方超过10处

台湾的先民多是从大陆移居而来,这些先民在开发宝岛的过程中,或是拿自己大陆原籍作为地名,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或是将肇基创业的人物作为地名,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台湾各地,以福建“泉州”命名的地方超过10处。直接称“泉州”的在彰化县的和美乡,称“泉州厝”的分别在苗栗的桌兰镇、台北的淡水镇、桃园的新屋乡、台中的清水镇和大甲镇。此外,南投竹山镇有“泉州寮”,彰化伸港乡有“泉州社”,云林台西乡有“泉州村”,彰化线西乡有“泉州里”,台北市有“泉州街”。福建的漳州人很早就有移居台湾的,因此,宝岛各处的地名也可以见到漳州的痕迹。台北的芝山岩源于漳州的

芝山,台北的圆山也源于漳州的圆山。台北林口乡东林村有漳州寮,台南有漳州里。除此之外,台南的韶安里源于漳州的诏安,嘉义的南靖寮和靖和村源于漳州的南靖,南投的樟普寮源于漳州漳浦县,云林的平和里源于漳州的平和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据说多达200多处。

以郑成功命名的地方随处可见

郑成功不仅被台湾民众认为是民族英雄,而且被他们奉若神明。为了纪念他,人们将他的名字和封号“延平郡王”作为地名和路名。像台东县有“成功镇”,彰化、宜兰、新竹、台东分别有“成功里”,台中、彰化、澎湖和台南有“成功村”,台中县乌日乡有“成功岭”,台北、高雄和云林等地方有“成功路”,花莲市有“成功街”。此外,台湾各地还随处可见“延平区”、“延平里”、“延平乡”、“延平村”和“延平路”。郑成功也被台湾民众称为“国姓爷”,因此,台湾也就有了“国姓乡”、“国姓村”、“国姓里”和“国姓港”等地名。

时过境迁,当年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垦、开发的事情早已成为历史,但台湾的一些地名还是留下了这段艰辛历史的陈迹。如今台北市内的“大稻埕”,其名字源于当年漳州人在这里种植水稻后开辟的一个大晒谷场。高雄原来的名字叫做“打狗”,当年漳州人光临的时候,这里还只是海边的一块蛮荒之地。漳州人从晒盐开始在这里定居开发,建立了盐埕村,后来,又发展起了渔业、海运业和水产加工业。1920年,“打狗”改为“高雄”,1924年,又变成“高雄市”,盐埕一度成为市内最繁华的地方。当年移民披荆斩棘开垦、开发,离不开一些“领头羊”,后人为了铭记他们的功勋,往往也以他们的名字作为地名。如道光年间,吴全带领2000多人到台湾开垦、开发,在台东纵谷的平原地区建立了早期的汉人聚居村落,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情,便将此地命名为“吴全”。还譬如宜兰的苏澳,是以最早到宜兰开垦、开发的“始作俑者”苏士尾的名字而得名的。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内容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