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今日发表社评文章,对比两岸各自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社评分析指出,大陆政府是在想方设法提高厂商竞争力,台湾当局则把厂商竞争力搁一边,只顾挤压厂商资源,优先挹注有利兑现竞选政见支票的施政。如此一来,大陆厂商竞争力将越来越超前台湾厂商,而台湾整体经济亦将持续疲弱不振。
社评摘编如下:
台当局“经济部”最新公布调查结果显示,陆企对我外销厂商竞争程度显着上升,布局全球的“红色供应链”压力愈趋加重。但蔡当局的劳动及财经政策不但一昧打压自己厂商,更漠视大陆对手的竞争压力,假设对方不存在,不思应对之道。如不思改变、急起直追,台湾经济将无救。
根据台当局“经济部”最新调查,台湾外销厂商勾选的主要竞争对手,“岛内同业”仍占第一,但比例已跌破半数,为48.6%,计比去年跌了1.8个百分点。反之,“陆系企业”占比则攀升至24%,计比去年显着上升2.9个百分点。其余是“欧美系企业”及“日韩系企业”,两者比例微幅升高,幅度不如陆系企业。由此可见,红色供应链竞争压力之升高,态势相当明显。
陆系企业竞争力升高,原因之一是大陆政府积极为企业减轻负担,具体作法包括减缓劳动成本上升压力、降低税费、降低电费等,这些都是大陆台商也能领受的好处。
但台湾蔡当局的相关政策,却做出和大陆背道而驰的事情。在劳动政策上,从处理华航罢工事件开始,就摆明要对劳工减少工时、增加固定假日、提高加班费,厂商用工成本骤然提高,对外竞争力相对弱化。照顾劳工本来是该做的好事,但太猛太急会让厂商穷于应付,最后难免损及劳工就业机会,甚至会把整体经济拉下水。
税费方面,蔡当局为筹措老人长照财源,正在酝酿提高营业税和遗赠税的税率。其中,营业税的加收,将冲击大多数厂商的业务利基,也将损及内需市场的买气;这在当前经济景气疲软情况下,颇有商榷余地。
至于电费方面,蔡当局把绿能发电当成“政绩工程”,卯劲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却未能固守核电和火电等传统电力源,以致电力短缺苗头目前已冒出,电费上涨亦已成趋势。厂商未来经受这项折腾,其对外竞争力势必流失。
反观大陆,今年的相关政策方针,早已摆明是“减轻企业负担”,且已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公布了多项具体举措。其中,劳动政策方面,包括取消最低工资标准上涨率硬指标,改为视经济情况弹性规定;还逐步调降“五险一金”社保费用的缴存比例。这些举措,皆有助于大陆厂商减少用工成本,并相对提升其对外竞争力。
税费方面,则全面实行“营改增(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取消违规向企业收款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这些举措,今年就会减轻大陆企业(及个人)负担5千多亿元人民币。电费方面,大陆今年1月已降了一次,目前正在酝酿第2次调降;这两次合计,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470亿元人民币。且由于当前大陆电力有供过于求情况,所以电费还有进一步调降空间,而不像当前台湾电费是看涨。
两相对照,可以轻易看出大陆政府是在想方设法提高厂商竞争力,台湾当局则把厂商竞争力搁一边,只顾挤压厂商资源,优先挹注有利兑现竞选政见支票的施政。如此一来,大陆厂商竞争力将越来越超前台湾厂商,而台湾整体经济亦将持续疲弱不振。
我们提醒蔡当局,在拟定劳动与财经政策时,应考量大陆相关政策动向,不能再因漠视而在无意间做出逆反动作,可能严重伤害台湾厂商和整体经济。当大陆在调控工资,台湾却反向拉高工资,台湾厂商情何以堪?莫忘大陆已是全球第2大经济体,也是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其政策动向对台湾影响甚巨。蔡当局若对大陆因素视而不见,就形同闭门造车,将很难给台湾经济带来好景。
我们更希望,蔡当局能尽速认同“九二共识”,打开两岸关系纠结,以便在经济相关政策上,和大陆建立相互协调关系;果能如此,则双方政策必能健康地相向而行,或是作有益互补,而使两岸厂商得以同步均衡发展,及共享商机。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