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今日刊载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的文章分析台湾下半年经济形势。庞建国指出,台湾上半年经济表现不理想,下半年想要根本性的挽救台湾经济下滑的趋势,要从台湾产品竞争力下手。庞建国还指出,经济规律不会因为政治考虑而转弯。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大陆经济增长当然是台湾的大好机会;如果还是用扭曲的政治思维来自我设限,就只好继续闷下去了。
全文摘编如下:
台湾上半年经济表现不理想,对外贸易连续几个月呈现负成长,各个智库纷纷下调今年的成长预估,能否“保三”?很难说。台当局相关部门不敢怠慢,立刻邀集财经首长和学者专家共商对策,也端出了一些因应方案,像筹组更多的海外参展团“走出去”,办理采购会将国际买家“拉进来”,扩大中小企业融资,强化重点产业的系统整合,以及协助企业进行并购等相关因应措施。
这些作法对于提振台湾经济或许不无小补,但想要根本性地挽救台湾经济下滑的趋势,恐怕是杯水车薪,收效有限。
从产品竞争力下手
台湾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外向型经济体,出口是拉动台湾经济成长的重要驱动力。但是,出口要能成长,必须是台湾的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在既有的市场中争取到更大的份额,或者,能够开发出新产品,打开新市场。
用企业管理的理论来说,就是台湾的产品,要嘛,有本事降低成本,要嘛,能走出差异化的道路。出口不张,除了世界经济景气低迷之外,也意味着台湾产品无法再降低成本,或进一步差异化。因此,要振兴出口,还是要从产品竞争力下手。
要谈台湾产品的竞争力,就不能不面对台湾产业发展先天性的障碍,那就是市场规模不够大,人才数量不够多,同时,既有的技术能量不够强。
所以,台湾的企业比较难切入产业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市场通路掌握、以及大型品牌打造等等高附加价值的环节。而比较适合走利基型的路线,或找到合作伙伴,将本身的竞争优势镶嵌进对方的营运平台里。
在全球化的时代,找寻利基或合作伙伴的动作,当然就需要全球性的视野。不过,正是从全球格局着眼,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吊诡的现象,那就是无论从市场规模、运输花费、交易成本、以及技术能量的互补性来说,都比较适合成为合作伙伴的大陆企业,经常被排拒在门外,进不了台湾,串不成产业链。
商场上都晓得,企业之间想要稳定合作关系,常用的办法之一,就是相互投资、交叉持股,形成“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可是,这种合作只要涉及陆资,在当前的台湾,就困难重重,或根本免谈。
问题是,经济规律不会因为政治考虑而转弯。想让生产要素形成有竞争力的组合,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就应该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去除不必要的人为障碍和相应的交易成本,让有竞争力的生产要素组合自然形成。
政治挂帅闷死经济
然而,今天的台湾,处处充斥着逆经济规律而行的思维。一下子担心扩大两岸贸易会造成台湾过度倚赖大陆市场,一下子忧虑陆资来台会“木马屠城”或“买下台湾”。凡是和大陆有关的交易,都是政治挂帅,结果,就是机会不断流失,而“闷经济”依旧。
中国大陆官方已经表达了未来几年经济成长“保七”的意向,也就是每年会有七千亿美金以上的新增份额,这是台湾目前GDP的1.4倍。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这当然是台湾的大好机会;如果还是用扭曲的政治思维来自我设限,就只好继续闷下去了。(庞建国 作者系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