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经济

台湾应积极接轨中国大陆供应链

2015年07月17日 15:57: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旺报》7月8日和7月15日的社论,分别以《台湾要融入大陆经济全球化》和《善用大陆市场打造机器人产业》为题,谈到台湾应该藉助大陆的布局,找到产业发展出路,振兴萎靡的经济。立意良善,论旨清晰,只是,摆在台湾当前的政治环境里,恐不免“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怕戴红帽回避现实

  《旺报》17日发表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的评论文章说 ,最近,因为上半年表现不佳,台湾全年经济成长可能无法“保三”,台当局“行政院”召集了多位财经首长和专家学者,共商对策。有学者建议善用陆资,打“大陆牌”。决策官员的回应是,政治氛围不宜,免谈。政府官员怕被戴上红帽子,不肯面对现实,不愿把问题讲清楚,不敢做正确的决策,这,就是台湾困在闷经济中走不出来的主要症结。

  经济学界一直对于台当局是否应该采取积极性的产业政策,扶持特定产业发展,存有争议。二次大战之后,国家发展的比较研究显示,尊重市场机制,的确是任何产业想要健康发展的前提。

  不过,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也有其不可旁贷的责任,包括搜集共通性的产业信息,找寻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利基;协调企业行为,避免重复投资与恶性竞争;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给予研发补助或租税优惠;以及完善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打造公平交易的市场等等。用大陆流行的术语来说,就是要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之间,形成有机的组合。

  如今,中国大陆正依循前述的认识,逐步厘清政府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透过“简政放权”的规则调整和制度安排,让“有效的市场”能够更活泼地体现。这些深化改革的意向,不是没有阻力和风险,但是,整体的发展道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并得到大多数观察者看好。

  正是因为对于大陆的后续发展有一定的信心,所以,“一带一路”的规划,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设,成为全球经济舞台的亮点,获得超出预期的正面响应。

  研究产业或产品供应链的学者发现,从1990年代开始,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在全球经济的分量不断加重,而其领头大雁或运作核心,则由日本移向了大陆。如今,这个生产网络的范围,将向西延伸,贯通中亚、南亚、和西亚,与欧洲相连。中国大陆作为此一大欧亚经济板块的领头羊,正蓄势待发,红色供应链崛起,势不可挡。面对这个大势,台湾要做什么样的选择?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