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上海举行了第九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香港《大公报》22日发表评论指出:《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合再取得突破性进展。
评论摘编如下:
两岸交流最近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堪称“史上最密集”,为6月这个盛夏时节增添了不少热度。在短短一周里,两岸先后举行了“习吴会”、第五届海峡论坛,21日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上海举行了第九次会谈,签署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标志着两岸经合再取得突破性进展。
根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大陆向台湾再开放80个服务业项目,而台湾也相应地向大陆开放64项。这意味着两岸相互开放市场的幅度进一步扩大,互相投资的障碍也逐步减少,朝两岸市场一体化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尤其对陷于经济困局的台湾而言,两岸服务贸易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庞大市场商机,将会成为刺激台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正能量。
作为ECFA后续协商“四大支柱”之一,服务贸易协议是继两会第八次会谈签署的投资保障协议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完成的又一块重要“拼图”。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大陆开放服务市场的幅度和力度之大,在大陆已签署的同类协议中前所未有。大陆方面充分体谅两岸经济规模的差异、市场容量和台湾同胞的实际困难,更因为两岸是一家人。正如海协会会长陈德铭所说,服务贸易协议是一份体现两岸同胞情义的协议。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两岸经济发展均面临诸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尚能抱团取暖,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更应加速推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贸易自由化进程,取长补短、协调共进,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携手共创民族品牌,在新一轮世界经济调整中抢占先机。
服务业占大陆整体经济规模的比重为4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制造业,可见大陆在扩大内需消费、推动服务业升级上展现出强大动能。而台湾服务业发展较早,体系和机制相对完善,可为大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台湾中小企业也具备研发、创新和灵活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而大陆则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和丰富的资源,通过两岸深度合作互补,定能为两岸服务业开启合作双赢的黄金时代。
2010年6月两岸签署ECFA,其中服务贸易早收清单中,大陆向台湾开放了17项,而台湾也只向大陆开放了9项。这次双方互相开放幅度之大远远超过两年前,显示两岸互信进一步增强。未来两会应再接再厉,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两岸服务业开放,并继续加快货物贸易等ECFA其他后续议题协商,使两岸经合机制更加巩固、两岸经合内容更加丰富,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脚步将更加充实有力。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