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经济

“台湾味”为何在大陆受追捧?

2012年06月01日 07:43: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刚刚落幕的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117家台湾食品企业与会,布置了350个展位,这些“台湾味”的展位成了交易会上的大热门,永远有人在看、在尝、在买。

  说起来都不是什么新奇特、高精尖的产品,鱼丸、贡糖、肉松、糕糕饼饼,都是大陆特别是闽南地区有的,或者是大同小异,但是就是这些小食品去年在大陆卖了4亿多美元,台湾食品企业的老板们还不过瘾:“台湾食品占大陆进口食品的份额太小了,我们还要努力。”

  努力再努力,这是最值得大陆企业琢磨的“台湾味”,产品不怕小,企业不怕小,但从质量水平到经销手法到市场拓展永远在努力。笔者在北京曾参加过一场台湾食品展卖会,一个乌龙茶的展位热情邀请笔者泡茶,笔者称平日不喝乌龙茶,只是了解一下,摊主并未就此放弃,而是认真回答我的问题,送上精美的宣传资料,而且说:“你和我讲茶我就高兴,买茶要买得合乎自己的口味,不用非买我的。”其敬业、敬客的态度令人对他及他的产品产生了美好的印象,这是经销中最温柔也是最给力的一招。

  还有就是精益求精,以凤梨酥为例,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几乎是人手一盒或一箱,台北的一些老字号卖到断货,但是他们还不断推出新口味、新包装、新服务,比如在包装绳上穿一个圆塑料管,客人提着不会勒手;比如登记上客人回程的航班,到时把客人买的凤梨酥直接送往机场,免得客人提着重物旅行……台湾店主的想法是:“卖到断货才更应该感谢我们的客人,如果我们不知感恩,有一天客人不会再上门。”

  再有就是直面问题。台湾的食品安全也曾频亮红灯,塑化剂、瘦肉精、过期产品等重创过“台湾味”的声誉和销量,但每次发现“害群之马”,从管理部门到媒体到商家都直面问题,公开查案进度、危害范围、应对措施,只要是真查、真打、真改,消费者会看得到,信心也就回来了。

  “台湾味”在大陆受追捧,除了“味”之外,还有让消费者信任的“安全”,虽然出过安全问题,“安全”仍是卖点,这其中的“真味”更值得琢磨。(陈晓星)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