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经济

台媒:给台湾一个机会发光

2010年05月07日 10:10:00  来源:
字号:    

  台湾《经济日报》7日发表社论,呼吁“给台湾一个机会发光”,摘录如下:

  台湾人杰地灵,半世纪前即曾为人类经济发展史开出新页。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茁壮、成长,积累经验、广蓄资源、砥砺人才,今日的生命力又早已超越半世纪之前。然而十余年来,从上到下,触目所及、充耳所闻,却是完全相反的论调。弥漫在媒体、舆论、街头巷尾的,几乎都是台湾产业弱不禁风、台湾人民不堪一击,一旦撤除保护伞对外开放,即败亡无日。 

  正基于这种失败心态,在野党全力阻挡两岸的开放互动,市井坊间也有无数自认为工作将受侵夺,市场将拱手让人,日后三餐难继者大声呼应;尤其那些向来受到轻忽,既欠缺昂贵进口设备,又得不到减税补贴的弱势传统产业,更被断定一旦开放,立将如摧枯拉朽般被市场淘汰,成为台湾对外开放最顽强的障碍。 

  有鉴于此,马英九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预订签署之前,特别邀集毛巾、寝具等最被看衰的12个弱势产业座谈。结果这些代表20万从业人员、60万家人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传达了出乎意料之外的声音。他们强调,台湾传统产业不欠缺竞争力,也不是弱不禁风的夕阳产业;他们欠缺的,只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事实上,在整体社会踔厉风发、勇往直前的过程中,他们汲取成长的养分,随着每个行业扶摇而上,其品质管制、制程管理、设计风尚等功力,早非昔日吴下阿蒙;因而不论在品质、细节、稳定度、可靠度乃至设计创意等任一方面,远远领先周边的落后国家,直欲与欧美先进品牌分庭抗礼。 

  这些业者自豪地展示其优美独到的作品,与那些粗制滥造、东施效颦者立刻判若云泥;若进一步追寻其安全性、可信度、环保健康等内蕴,相去更不可以道理计。但这样的产品不仅不敌售价数倍的昂贵欧美先进产品,在岛内市场也被廉价进口品打得节节败退,不待两岸开放,已经招架不住。 

  何以致此?关键原因有二。其一与廉价低劣进口货有关。在一切经济分析中最感棘手的,就是品质;因其中隐含许多难以监测、更难量化的元素,于是资讯不对称问题随之而生。尤其对一般消费者而言,几乎不可能在选购的剎那,清楚辨认深隐其中的关键元素,故常在不对称资讯下做出错误选择。 

  问题在于如何清楚辨认。眼下大卖场基于毛利考量而偏爱低价进货,使本土产品大受排挤。解决之道包括:首先建立本土产品认证制度,明确划分市场,透过防伪、抽查等措施,令鹤能立于鸡群,让消费者知所取舍。其次是建立普及而便利的行销管道,尤其是大卖场,应给认证产品公平的竞争机会;只在世贸三馆设台湾精品馆是远远不够的。 

  另一关键与欧美先进品牌有关。本土产品尽管品质已到一定水准,创意常令人惊艳,但整体设计包装仍未达专业水准,致相形见绌;当局只要拿出支援高科技产业万分之一的金额,即可大获改善,则台湾产品在岛内、国际发光发热,指日可待。这样的产品、这样的产业,不仅无须顾影自怜,又何劳他人唱衰、杞忧?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