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经济

从上海世博会展望两岸“大都会经贸”模式

2010年04月06日 14:00:00  来源:
字号:    

  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就要开幕,现在已是倒数计时的阶段。台湾《工商时报》4日发表社论指出,这场盛会对上海市的发展、乃至对大陆与世界的接轨都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而从两岸经贸层面来看,它也是一个开创新局的契机。关于这场世博会对两岸经贸的影响效应,最值得重视的是它可能在两岸之间开创出一种“大都会”型的经贸交流新模式,进而改变台商大陆投资经营布局。此一动向,值得台湾产官学各界高度关注。 

  社论摘录如下:

  随着世博园区的“嵌入”上海市中心地带,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其城建格局、产业生态、社会风格、文化内涵,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总的变化取向,是要使上海提升为一座“世界级”的现代化城市。对于这个大方向,上海市当局已提出了三大具体规划,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这些规划,将使上海成为“雄霸一方,幅射全球”的大都会。而这也是未来10年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点”之一。 

  其实,中国大陆境内目前的“世界级大都会”建设,并不只限于上海一处。北京市刚在今年年初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大计划。这座办过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准备在2020年建成主导东方的“国际城市”;然后,在2030年,建成一座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世界城市”。而除了北京之外,大陆南方的广州市,目前借主办2010年亚运的机会,也正在大力推进城市的现代化与国际都会化。 

  至于此一发展动向未来对两岸经贸的影响,显而易见的是,“大都会经贸”将逐步崛起,成为两岸双方往来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将由下列具体的产业型态来构成: 

  第一,先进或高端的服务业。现代化大都会的产业结构,通常是以服务业为主体。而若要进一步打造成国际化乃至世界化的大都会,则必须先发展出先进或高端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物流、现代商贸、国际工商服务、文化创意、特色餐旅等。这些类项,台湾厂商具比较优势,未来在大陆几个大都会建设发展过程中,理当大有发挥空间,并可望由此开创出两岸经贸的新潮流。 

  第二,高科技产业。现代化大都会的产业特色之一,是“高效率与高价格并存”。换言之,在此从事经营,不能汲汲于追求低成本,而必须转而以“提高附加价值”为尚。因此,高科技产业在此势必成为另一根支柱。而台湾高科技产业厂商的营运能力,包括新技术应用、自我研究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都还优于大陆厂商,将来很有机会去攻取彼岸大都会产业体系的“科技制高点”。 

  第三,两岸交流行业。未来大陆的大都会,必然会与台湾市场建立紧密的联系关系,并可望呈现两者相互支撑的样态。在这种情况下,彼此间钱流、物流、人流的往来,会构成庞大的交易市场。如双方间的金融汇兑、商务客交流往返等,都是未来的热门生意。 

  台湾当局对于这种方兴未艾的两岸经贸新模式宜掌握先机,尽早将其纳入政策规划,使两岸经贸得以与时俱进。相关的工作,不妨以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作为切入点。因上海市长韩正预定4月份为“推销世博”而访台,台湾官员正可顺水推舟,当面提出与上海建立长期的“大都会经贸模式”之计划。一旦与上海达成共识,则将来若要进一步与北京、广州达成相同协议,就有前例可循,理当能事半功倍。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