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立委”表错情,“去统”法案终夭折
民进党籍“立委”蔡易余。(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回归前有一部电影叫做《表错七日情》。而民进党籍“立委”蔡易余提交的删除“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涉及“国家统一”的表述文字,从5月8日获得“立法院”一读通过,到15日他主动撤回草案,也刚好是七日。
澳门《新华澳报》日前发表富权的评论指出,从整个过程看,蔡易余显然是错估形势,以为炮制这个“去统”法案可以“建功立业”,并讨好蔡英文和民进党上层,谁知却是踢到了铁板,表错了七日情,还要在脸谱网上自嘲一番,会被讪笑“打假球”,“没关系,柯总召(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都愿意当黑暗骑士了,我当小丑又何妨!”端的是尴尬万分。
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实际上,蔡易余以为这个法案将能讨好蔡英文和民进党高层。他认为在台湾岛内,民进党将能实现长期执政“新独派”正在形成,“老独派”也在向蔡英文施加压力,具有了“法理台独”的社会政治基础;而在国际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来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对崛起中的中国实施围遏战略,因而他认为推动“法理台独”的时机已到,于是就“摸得天滑滑”地草拟了一份修订“两岸关系条例”的法律草案。
该草案拟将第一条“国家统一前”的文字表述,改为“因应国家发展”;第二十六条之一及第六十三条有关将“国家统一”的字眼,改为“国家管辖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时”。并找来民进党“立委”陈亭妃、林楚茵、庄瑞雄等人联署。该提案在台湾“立法院”院会中“一读”通过并付委审查。
以为“抢了头功”的蔡易余,也就飘飘然了起来,又再提出“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前言修正草案”,提案中建议将“宪法增修条文”前言中“国家统一前之需要”,修正为“国家发展之需要”。
但是,这两个法案的内外反应均不好,使得蔡易余不但要撤回已经付委的“两岸关系条例”修订法案,而且连原计要完成交付程序委员会审议的“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前言修正草案”也一并撤回。为何会是这样的收场?可能是以下的几个原因:
其一、中国大陆方面强硬反应。该两法案抛出后,国台办强烈抨击:“台独”分裂分子误判形势,企图在谋“独”的道路上“飚车”,是极其危险的。当然,由于蔡易余只是“咖哩菲”,无需提高层次,但也就是这几句严厉的词语,也足可让蔡易余胆怯。也正在此时,传出解放军将会在南海军演中,伺机攻占东沙岛,这个珊瑚岛的战略位置,比金门岛和马祖岛的国际战略地位更高,因为可以扼住巴士海峡的咽喉。由于时间巧合,不少人都认为这是“蔡易余惹的祸”。
其二、在政治及技术上均不可行。由于受到“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的约束,要让这个议题成功,就需先行修订“宪法增修条文”,然后再修订“两岸关系条例”。但“修宪”工程庞大,必须先行由“立法院”提出“修改宪法案”,这道“门坎”本身就极难跨过,第二道“门坎”的公民投票进行“复决”,难度更高。而且,在时间上也将“等不起”。不单止是法律规定的程序,包括“公告”半年等需要时间,而且必须由各政党讨论。
正因为如此,被国民党“看破手脚”,实行“激将法”,决定不做“刹车片”,还催促民进党赶快排上“内政委员会”的议程。这个“反常”的动作,可让民进党党团心生警觉,而蔡易余自己也“闻到阵除”。
再次,得不到民进党党团的支持。民进党党团冷漠以对这两个法案,不但是因为蔡易余没有按照内规事先将法案交给党团讨论,而且也并不认同法案的内容。其中党团总召柯建铭指出,两岸关系复杂,国际情势又因为疫情的关系变得多变,“修宪”这件事情怎么能够不慎重处理?他还说,“修宪”是重大议题,无论如何,终究得由党团出面提案为准(由党团三长之一担任提案人),即使个人提出,对此也不可能盲目支持。(编辑:李杰)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