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台军售出大招究竟为了谁?
美对台军售漫画(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中评社8月28日发表社评文章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批准了美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金额最高的单笔对台军售计划,引起两岸社会高度关注。外交部就此严厉警告美方立即取消计划,否则一切后果必须由美方承担。台湾民进党当局则迷醉于美国带来的“安全感”,并且多次表达“欢迎与感谢”。那么,美国此次突破性地对台军售真的能如美国所说、台湾所期的那样保护台湾的安全吗?
众所周知,对台军售一直以来被美国视为打“台湾牌”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力的重要工具。特朗普2017年上任以来在“美台安全合作”上更是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在“立法”层面将过去悄悄奉行的一些原则和政策公开化、机制化。美国国会先后通过“六项保证”决议案、“与台湾交往法”、“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并且积极酝酿推动“台湾安全法”。
如此一来,既可以为美国对台军售常态化找到“合理性”,又可以强化“美台安全合作”的“合法性”基础。期间,特朗普政府进行了四次对台军售,这一次直接推出80亿美金F-16V新型战机计划,成为继1992年老布什政府之后再次大规模出售战机。毋庸置疑,这一系列的举动已严重违背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尤其是“八一七公报”中美方对“逐步减少对台的武器出售”的承诺,更违背了国际关系准则。
可是,对此蔡英文在脸谱网上却发文感谢说,军售案重申了美国长期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的承诺。国民党台当局领导人选举候选人韩国瑜也表示,如若当选台当局领导人也将继续强化台美国防与安全关系。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台湾如果就此认为这是美国的“力挺”和“保护”,那未免也太单纯、太天真了。特朗普在2017年联合国演讲时就提出了“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外交,在对台政策上,特朗普向来坚守现实主义原则,这一次对台军售更不可能脱离他以美国利益为优先的思维导向。我们认为,特朗普在对台军售上的这一大招,至少可以毫不费力地为美国自身从短期和长期中获得双重效益。
一方面,从短期来看,美国可以通过这笔巨额军售直接获取经济利益,包括增加就业机会、重振美国经济。军火贸易是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供应商,美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军工企业。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报告指出,过去十年,台湾是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商,所购武器数量是大陆的40倍,其总金额甚至超过海湾战争后的沙特阿拉伯。面对当前美国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突出的就业问题,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当然不会放过对台军售这块“大肥肉”。特朗普18日对媒体表示,“这笔军售价值80亿美元,很大一笔金额,会有一大堆就业机会”。加上上个月卖给台湾的坦克、导弹,特朗普连续两个月来的武器订单超过100亿美元。有资料统计,美国签订1亿美元军贸合同,可以增加15000人就业机会,100亿美元的订单意味着150万人的就业机会。这对特朗普来说,不仅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增加就业,维护国内的稳定,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美台”提升安全合作是想制衡中国大陆,巩固美国在亚太区域的联盟体系,维系美国对东亚安全秩序的主导权。有澳洲悉尼大学的美国研究中心分析指出,美国频频在亚太地区做出军事动作的背后是美国“战略破产”,担心无力再守住亚太地区。台湾一直被美国视为东亚地区重要的安全“准盟友”,十分重视美台安全合作以及台湾对美国东亚联盟体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毫无疑问,两岸倘若统一,台湾作为美国“准盟友”的角色将会丧失,这可能导致日本、韩国等东亚盟友对美国亚太主导能力的怀疑,并在安全层面倒向中国。同时,因为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其反介入区域的能力将极大增强,美国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盟友的势力范围和战略部署也将被迫东移,美国及其盟友在西太地区战略利益也可能面临重大威胁。
由此可见,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美国对台军售主要目的还是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而非真正“守护台湾”。换言之,台湾在特朗普政府的战略部署中充其量只是一张可以用来进行战略利益较量的牌。至于什么时候会被叫牌,这张牌会被打到什么程度,全凭美国的国家利益而定。此外,“台湾牌”对美国而言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视了在美国的亚太战略排序中,朝核问题等其他一些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都远超台湾,而美国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定然离不开与大陆的合作,台湾也很难幸免被美国拿来与大陆在其他问题上进行重大利益交换的筹码。
我们认为,台湾的安全始终寄希望于两岸的和平发展,台海和平稳定就是台湾最好的护身符。美国对台军售不仅给不了台湾安全保障,只会拉升两岸军事抗衡和政治对立,破坏来之不易的两岸和平,将台湾陷于危险的被动处境。要知道,台海一旦发生军事冲突,让美国为了台湾放弃与大陆合作的巨大蛋糕,展开正面的军事对决,这很显然是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的。我们奉劝对美国存在不切实际“保护幻想”的民进党当局和那些“台独”分子应该“梦醒时分”了,不要再继续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梦里自欺欺人了。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