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仇开明:聚焦增进台湾民众福祉推动两岸关系“再平衡”

2018年11月28日 10:02:00来源:中国台湾网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海研智库)主任仇开明在第九届两岸关系前瞻研讨会发表主旨演讲。(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

  11月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的第九届两岸关系前瞻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海研中心(海研智库)主任仇开明在开幕式上作了“聚焦增进台湾民众福祉推动两岸关系‘再平衡’”的主旨演讲。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过去两年来,两岸关系出现严重失衡,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新的障碍。原因非常清楚,就是偏离了照顾民众利益的根本。纠正这个失衡,就必须校准增进民众福祉这个准星,进行再平衡,两岸关系才能回到正确轨道。

  一、两岸关系失衡导致享受两岸和平发展红利民众利益受损

  2016年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以后,新的当政者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背弃了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致使两岸政治协商中断停摆,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执行受阻、经贸旅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倒退,过去获得的两岸和平发展红利再次丧失,民众利益受损。同时,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台湾当局选择靠拢配合美方对中国大陆施压动作,试图迎合美方打“台湾牌”的战略需要,借此平衡大陆实力增长后的政治效应,增加与大陆对抗的本钱,实在是拿错方抓错药。其实质后果是台湾民众利益受损,两岸民众利益、中华民族利益被抛之脑后。

  两岸关系降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陆客减少和采购订单转移,使岛内失去了稳定的市场,从而压迫岛内消费力不足矛盾突显。赴台湾陆客减少,而近年来台湾人口外流就业增加(2016年海外工作人数72.8万人),加上少子化影响,导致台湾消费人口迅速减少,东南亚新增客源不仅数量不足,且消费力远输陆客。据台有关部门统计,全台夹娃娃机店数量从2013年169家,到2018年第一季增至4106家,成长23.3倍,其中2017年开张1900家。娃娃机店爆炸性增长,是因为店铺市场找不到更好投资,为了不让店铺空着、只得吸收小本投资作权宜之计,反映的是“低成本、低消费”的“末端经济”趋势。再加上,台当局“修理”军公教阶层削减年金,涉及在职离职共115万人,以一户三口计算,军公教家庭占台湾总人口14.64%,这部分家庭“不消费、不合作”运动,也打击了台湾消费景气。所以近来岛内出现的许多现象集中反映了两岸经济纽带的松脱,台湾民众享有的发展利益弱化,从而形成民意的反动。

  二、顾好人民福祉是中国经济政治模式取得成功的根本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要不断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对台湾民众来说,最通俗的表达就是“生活安定有钱赚”。大陆方面还确定了着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民众充分参与并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中国模式走向成功并广受关注的法宝。

  中国模式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本质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通过党的纲领目标和组织纪律保证人民意志与政党意志相统一。这是政治发展的最高境界,在竞争性民主模式之外成功开辟了新的渠道。当然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标准和严谨的制度体系,这是很难复制的。之所以立得住、站得稳,就是因为保证了民众福祉在执政目标中的优先顺序,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集体意志。一切的基础都在于民众的获得感和对执政党的支持。要持续获得人民的支持,执政党必须拿出成绩单。这个成绩单就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此一直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发展与进步是最大的政治。

  三、出台和落实“31条”是大陆增进台湾民众福祉推动两岸关系“再平衡”的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我们发展两岸关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强调要“让广大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都能更多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的好处”。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大陆为两岸民众谋福祉的能力大大增强。党的十九大提出,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扩大两岸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今年2月28日大陆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经商中组部等29个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措施),目前已有19个省份出台了配套细则,体现了大陆主导两岸关系大局的积极作为。台当局发现民间的积极响应,匆忙推出所谓反制策略,恐吓台湾民众,昧于现实,收效甚微。意图让台湾经济困锁岛内,只会一步步走向边缘化,变成了“维持现状”的自我麻痹。

  从“31条”措施的推动实施以及推出居住证的作为来看,大陆方面为台湾同胞谋福祉的能力空前增强,措施非常到位,态度相当周密,充分显示了把服务台胞做到位、做到家的定力、意志和情意。这个意志会以新的成果、新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让台湾同胞有感、有为、有未来。

  四、顾好台湾民众福祉是台湾政治力量生存发展必须回应的首要命题

  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处置关系到国家民族与每个个人的命运。观乎世界各地的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思潮及关联政治现象,无一例外是因为社会大众利益在政治议程中被忽略以至边缘化,导致精英与大众对政治议程方向发生重大分歧分裂,民意逆袭而改变政治版图。能否有效回应民众利益诉求和感受需要,成为决定政党和政治人物命运前途的重要标杆。任何政治集团的对外政治关系都要随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调整,而不是拘泥于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个人好恶。面对中国大陆举足轻重的经济规模,周边国家中日本、韩国、菲律宾等都进行了双边关系再调整再定位,相继改善了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台当局还幻想着借美国对大陆强硬,来“联美制中”,突破国际社会“一中”框架,结果只会坐实“挟洋自重”,加剧其在岛内执政困境,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崛起过程中的掣肘因素与历史罪人。

  台湾民众的福祉在哪里?是“台湾独立”吗?当然不是!独立是政客的利益需要、还是民众的利益诉求,答案也很清楚。台湾政治转型与经济增长应该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如果某些政客把政治当成一已之私,当成完全按自己的意志清理历史、包装自我、削弱对手的舞台,必然导致滥权专权、忽视民生、民怨积聚、民众疏离、政权濒危的后果。台湾中下阶层多年来收入增长停滞,生活优裕的精英阶层相对无感。如果堵了民众的财路和机会,对社会民众的需求无动于衷,就会被民众拒绝和抛弃。政党的口号再光鲜漂亮,如果没有实在的行动和成效,民众不来电,就不叫座,将不会有市场,也不会产生影响力。

  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与前景是台湾民众的福音,是“台独”分裂势力的恶梦,是推动两岸关系“再平衡”的根本因素

  中国大陆一心一意谋发展,励精图治、深化改革、全力以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综合实力已晋升全球第二。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总额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中国大陆经济规模2017年为12万亿美元,2022年要扩大到20万亿美元(同期东南亚约为2.7和4万亿美元)。这包含了历代中国志士孜孜以求的世纪理想,也蕴育着海峡两岸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光明未来。

  中国大陆的发展与壮大是“台独”的噩梦。一个中国格局将更加巩固,对“台独”势力形成有力制约,“台独”更没有空间和希望,“台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台湾社会和各界民众可能曾经有过疑虑,但更多的民众会越来越充分认识到,大陆的强大不是问题,更不需要焦虑。是大陆的强大、而不是“台独”才能让台湾同胞享有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荣耀,享有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地位。民进党当局不接受“九二共识”,走了一条与和平发展分道扬镳的路,一条分裂国家的路,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承认“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原则不仅是不容回避、不容违背的,更应该是利之所计,势之所趋,是完成两岸关系再平衡的康庄大道。(作者:仇开明,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